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

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欣赏是一缕春风,染绿荒芜的山冈                         ;欣赏是一汪甘泉,浇灌枯竭的希望。

 

比喻恰当,表意清楚,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欣赏是一抹阳光,催开含苞的花蕾。示例②:欣赏是一盏明灯,照亮前进的方向。 【解析】 试题分析:从“欣赏是一缕春风,染绿荒芜的山冈”“欣赏是一汪甘泉,浇灌枯竭的希望。”看出句式上要求用“欣赏是一+量词+名词”,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这一名词要能带来美好的事物。 考点:本题考查仿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三段新闻采访记录,请你分别概括出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每点限6个

字以内)(3分)

①村民马女士:我的母亲去年查出患有肺癌,随后开始进行药物治疗。一个月算下来至少要几千元药费。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政府给予了我们适当的经济补贴,现在扣除每月500元基本医疗费用后,药费最多可以报销70%,大大减轻了我们的经济负担。

②蔬菜批发商:由于国家支农政策好,现在农民种植的蔬菜品种多了,因此10年来,我批发的蔬菜品种已由原来的大葱、大蒜发展到数十个品种。老百姓的菜篮子越来越丰富了,可以说想吃啥都能买得到。

③市民吴大爷:我们一家三口原来同住在人均不足6平方米的平房中,由于住房问题,儿子30多岁还没有谈对象。全国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后,像我们这种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的家庭才有机会住进这么宽敞的楼房。现在,儿子的婚姻问题也解决了。

                       ②                         ③                   

 

查看答案

写作:(50分)

岁月匆匆,读九年级的我们已走进人生的花季,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幼稚;多了一份思索,少了一份盲从;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偏激;多了一份行动,少了一份幻想;还多了一份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请以“读九年级,我多了一份____ ”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①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若叙事一定要具体。③书写清楚,文中不要出现学校名称和真实姓名。

 

查看答案

阅读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与乐业》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8分)

敬业与乐业(节选)

①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③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④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

  ⑤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

1.节选的这部分文字中,作者主要论证一个什么观点?(2分)

答:                                                                         

2.选文第③段在论证上有重要作用,从论证思路角度说说本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答:                                                                        

3.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答:                                                                         

 

查看答案

阅读说明文,完成下列各题。(7分)

北京时间3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从骆驼鼻孔中得到灵感,计划完成一项貌似不可完成的任务----在沙漠里种植一片人造森林。这个计划建在卡塔尔的巨型露天温室耗资330万英镑,将把一个生机勃勃的植物生态系统带到这个地球上最不适合居住的地方。这一切都得益于这种驼背哺乳动物的鼻子。

  科学家将借助自然力量实现“撒哈拉森林计划”。按照该计划,用于浇灌树木、蔬菜和水藻的水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地表水,二是用泵从沙地以下200米处抽上来的冷水将水冷凝。撒哈拉森林计划中灌溉系统的运作原理和骆驼鼻孔的作用一样。骆驼呼出湿气,鼻子马上将它们吸回,冷凝成水,这样骆驼就能在炎热的荒漠中活下来。晚上,这种哺乳动物还能用鼻孔从温暖潮湿的空气中吸入水分,从而保证体内进行正常的水合作用。

  从骆驼鼻孔得到启发的设计师们表示,他们将把这一理论用在这个10000平方米的沙漠计划的取水方案上,目前已成功进行了相关试验。他们还将利用太阳能把水输送到这个巨大玻璃结构建筑物的任何地方。

  炎热的沙漠空气会蒸发夜间形成的地表水,但巧妙地放置树篱可以将它们在逃入空中之前冷却下来,从而使这个温室保持一个适合植物生长的理想温度。树篱制造的较冷的湿气在这个温室周围流动,然后进入含有从沙地深处抽上来的冷水的冷管中,再次被冷凝。这将为温室里的所有植物源源不断地提供生长所需要的潮湿空气。

  撒哈拉森林计划的挪威籍首席执行官乔金-豪格表示:“卡塔尔的这个试点项目将证明用技术系统减少废水的好处。我们要传达的信息是,那可能有助于设计有利于环境、社会发展和长期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的解决方案。”

  撒哈拉森林计划的迈克尔-波林还是康沃尔“伊甸园计划”的主要建筑师之一,他对《新科学家》杂志说:“充分利用表面海水间的温差,确保该计划是环保的,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按照目前的计划建设的这个温室最快会在今年7月投入运营,11月在多哈举行第十八次缔约方气候变化大会期间,游客将有机会亲临现场,参观这个人造的巨型沙漠绿洲。

[选自2012年某科技网]

1.结合文章上下文内容说说画横线句子不可去掉的理由(3分) 

答:                                                                           

2.阅读下面的材料,并结合本文内容分析,两项发明体现了哪些共同理念?(4分)

【材料】纳米比亚沙漠甲壳虫生活在每年只有半英尺降水量的地区,为了解渴他们从空中汲取相当于自身重量12%的水。NBD Nano创始人之一Deckard Sorensen受到这种沙漠甲壳虫的启发研制出了一种可以从空气中吸取到水分的自我填充水瓶,他希望可以在2014年将其在市场上推广。Sorensen坚持说这项技术不需要消耗很多能源;他说公司已经对外展示出了只需一些太阳能电池和一个可充电式电池就足以满足能源方面的需求。这表明这项设备很可能可以附设在交通工具,建筑,甚或一个跑步者身上,而仍然可以汲取到自身所发需的全部能源来使空气穿过有特殊涂层的设备表面。

答:                                                                         

 

查看答案

花开花谢,春去秋来。不经意间,我们发现自己在慢慢长大。回首逝去的岁月,总有一些人让我们心存感激;或许是相依相伴的家人、老师,或许是短暂相逢的同学、朋友,或许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他们体贴入微的照顾,严厉中善意的批评,看似平常的只言片语......都化作一份厚重的情感沉淀在心底,伴我们成长,让我们难忘。

请以“让我心存感激的人”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1000之间。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