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称谓词很多,其中“令爱”指别人的妹妹,“高...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称谓词很多,其中“令爱”指别人的妹妹,“高足”指自己有才华的学生,“泰山”指岳父。

B.“我读了以后才明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句子的谓语是一个动词,宾语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他担任初三班主任、科任以后瘦了八九斤,为啥?亚历山大呀!”“亚历山大”巧用谐音,突出了工作压力之大。

D.“他对自己能否学好数学充满信心。”这是一个病句。

 

A 【解析】 试题分析: A项中“令爱”指的是“对方的女儿;“高足”指的是“赞扬别人有才华的学生”。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法知识的认知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问题。(11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2分)

(1)小惠未(  )    (2) 公将之(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翻译:                                                                               

②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翻译:                                                                              

3.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他的平庸表现在哪里?他身上也有闪光点,请你概括一下表现在哪里?(5分)

答: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9分)

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与广泛应用,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方便、快捷,同时也带来了挥之不去、避之不及的种种干扰与困惑。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作为普通公民我们将在这方面受到保护。今日“热点话题讨论”时,你们小组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近年来,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电信诈骗、敲诈勒索等犯罪花样翻新、屡打不绝;网上诈骗盗窃、网络谣言、侮辱诽谤他人、网络淫秽色情等违法犯罪行为社会危害严重;随意收集、擅自使用、非法泄露,甚至倒卖、出售公民个人电子信息,致使垃圾邮件、垃圾短信让人民群众反响强烈……不仅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甚至危害到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

【材料二】

据了解,近些年因为网络信息泄露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巨大,甚至有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前不久,“福建女白领乱扔网购包裹引来杀身之祸”的消息就是一则典型案例。像这样不注意保护个人信息,甚至在网上随意传达自己信息造成伤害的例子非常多。

【材料三】 由于网络犯罪渠道传播迅速,涉及面广。真实身份难以确定,犯罪分子容易隐蔽,警方调查大量网络违法案件源自国外,给侦破带来巨大难度。另外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前不够健全,网络运营商家受利益驱使不自律,也是近两年网络犯罪地导火索。

1.请你阅读以上材料,概括出网络信息被破坏所带来危害的特点。(4分)

答:                                                                

2.从以上材料中你可以读出网络信息带来危害的原因(3分)

答:                                                                 

3.请你说说在网络信息安全方面,我们网民可以采取哪些方式保护自己?[至少写出两点](2分)

答: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3分)

他虽嫉恶如仇,却从没有武松鸳鸯楼连杀十五人的血腥,也没有李逵两把板斧排头砍倒一片百姓的凶残;他对人间苦难有深切的体悟,如在桃花村痛打小霸王周通后,劝周通放弃亲事,为的是让刘太公能够老有所养,不要“教老人家失所”;梁山上见着林冲便动问“阿嫂信息”……

以上选文出自名著《①   》。文中的“他”是 ②  ,请你简要地写出原著中有关他的另一件事情: ③   。

 

查看答案

默写(5分)

1.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

2.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3.浊酒一杯家万里,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出师表》中表明作者无意于功名利禄的句子: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办事之际。

B.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

C.“你休息一两天,去拜望亲戚本家一回,我们便可以走了。”母亲说。

D.《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