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以《团结、友谊、交融、发展》为主题的...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以《团结、友谊、交融、发展》为主题的第4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今天在“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广场隆重开幕。

B.打开报纸,满纸“界面友好”、“功能强大”……云云,让人恨不得马上就掏钱。

C.晴空万里,阳光普照,微风和煦:真是难得的好天气。

D.“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C 【解析】 试题分析:A《团结、友谊、交融、发展》中的书名号应改为引号。B……“云云”应去掉其一。D“满招损,谦受益。”中的句号应去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A.梦想的实现,需要异想天开,执着追求。

B.每年一次的相聚,仅仅几日,太过于短暂;之后,便又是长时间的分别,杳无消息,天各一方。

C.要是平时认真听课就不至于考试的时候什么都不会了,这可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D.不要担心,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我们同心协力一定会胜利的。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分辨赈灾多娇张灯结采

B.侍候治学劈手再接再厉

C.书籍贮立日幕悬梁刺股

D.遮蔽姿意蒲包无缘无故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魁(wú)形(jī)星宿(xiù)计(jiǎo)

B.解(pōu)自(xǔ )落(zháo)或(jiàn)

C.红(fēi)捕(dài)字(tiè)正(dìng)

D.时(zàn)教(huì)责(jié)叨(lāo)

 

查看答案

题目:一路有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当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完成问题。(共8分)

当你不是世界的中心

①海水容纳百川,水以天下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坚,却从不居功。清风飘送花香,雨水润物无声,这温柔敦厚的自然总是厚德载物,却又不事张扬,更不会以造物主自居。那么自称万物灵长的我们,更应该学会不以自我为中心。

② 只有当你不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的时候,你才能正确认识自己。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这个道理。只有跳出自我,才能认识自我。“天朝上国,物产丰盈,本不必与外夷互通有无”,正是清朝常常以“天朝上国”自居,闭关锁国,没有认识到自身各种弊病,从而日益落后于世界。后人再看历史,无不扼腕叹息。因此,跳出自我,并审视自我,才能认识自我,并完善自我。

③不以自我为中心,就要有谦和的姿态。北大校长、国学大师季羡林以一位平凡老者的身份替一位入校新生看行李,一看就是几个小时,不恼不怒,反倒用一句“没关系”化解了那名新生的不安。著名影星林志玲在参加一个宣传活动时,很多经销商都和她握手。有人注意到身高 174公分又穿着高跟鞋的林志玲,一定会膝盖微弯,蹲到和对方一样的高度,眼神平视地和对方握手。那天她总共蹲了八十几次。生活中,有些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对每个人都保持一种“高姿态”,这种人其实最无实绩。反而是季羡林和林志玲这样的人,以谦和的姿态平等待人,更显高贵。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都需要学会尊重他人,不以自我为中心,保持自身的风度与姿态。

④ 不以自我为中心,还要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世界,而不单从自身出发。或许你以为自己是万众瞩目的大明星,是舞台的焦点,可是,在一个农民眼里,你只是个普通的人,远不及他的庄稼重要。或许你正逼着自己的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殊不知在他们眼里,蓝天、白云、草地、游戏才能构成最美的童年。所以,在别人眼中你不一定耀眼,你要用他人的眼光看到自己的卑微。在孩子眼中,你奉为金科玉律的东西可能一文不值,所以你要以孩子的眼光去帮助他们找到幸福与快乐。从他人的角度看世界,你将看到更绚丽的色彩。

⑤不以自我为中+心,还要善于向他人学习。“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万事万物皆有其闪光的一面。师法自然,小草的坚韧,大树的昂扬,细流的执著,大海的宽容……都会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师法大师,圣贤的哲思,大儒的风范,永远是我们追随的目标;师法凡人,芸芸众生里有很多普通人更值得我们学习。“当代雷锋”郭明义,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爱心,几十年如一日;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不顾个人安危勇救学生……这些平民英雄在日常生活中所展示出来的人性光辉,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不断地学习中成长起来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向他人学习是不以自我为中心的更高境界。

  ⑥当你不再是世界的中心,你将明白众生平等,从此不再轻视一只蝴蝶、一片落叶,你将读懂无言的自然和多彩的生活。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选文第②③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说明理由。(4分)

3.选出最适合作选文第⑤段道理论据的一项(      )。(2分)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论语》)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论语》)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论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