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根据语境,下面划线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当它戛(jiá)然而止的时候,世...

根据语境,下面划线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当它(jiá)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mò)生了。

B.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shuāi)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途(zài)的寒冬。

C.蠢笨的企鹅,胆(què)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到(xuán)崖底下。

D.一个衣服褴(lǚ)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qiào)开牡蛎,递给两位先生,再由他们递给两位太太。

 

C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语言应用(12分)      

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两次世界大战人类更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但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为了让学生记住历史珍惜和平,某学校开展了以“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为主题的一系列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一部分活动情况,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活动任务。(12分)

1.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6年。下表是部分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的统计,根据表内提供的资料,按要求回答。

国 家

军人死亡数

平民死亡数

国 家

军人死亡数

平民死亡数

中 国

28,000,000

30,000,000

日 本

1,850,000

672,000

苏 联

13,700,000

13,000,000

德 国

3,500,000

1,600,000

南斯拉夫

300,000

1,200,000

意大利

77,500

153,000

从上表中,你发现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出两条:

2.为了让大家进一步认清战争的危害,学校举行了“古今战争知多少”的演讲活动,演讲中有人说,战争有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方面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又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3.“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人们都在呼唤和平。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问题。(18分)

油墨的芳香

⑴我是无意间走进街心公园的。这一天,天气闷热异常,我忙完了事已是中午了。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筋疲力尽,经过街心公园,就不假思索地拐进来歇息。

  ⑵公园很小,两个亭子,一个花坛,周围摆放着几条石椅子,一个回廊,上面长满了绿色的藤蔓。一进来,一股清凉扑面而来,感觉舒服极了。

  ⑶在公园里休憩的大多是农民工,或坐或躺,有默然抽烟的,有南腔北调闲聊的,更多的是拿着报纸看,没有纷繁喧嚣。公园环境不算优雅,但是闹中取静。后来,每每我路过此地,趁着空闲,都会进来小坐片刻。

  ⑷有一天,进来了一位老人,身子骨硬朗,手里拿着一叠报纸。大伙儿一见,便老伯长老伯短地打起招呼。老伯笑呵呵地答应,找个位置,戴上老花镜,展开报纸静静地看。看了一会儿,老伯把报纸整理好,随手放在石椅上,活动一下筋骨,然后走了。

  ⑸一连几天,我都会看到老人重复着同样的过程。据我观察,老人并没有看完自己带来的报纸,怎么放在石椅上一走了之呢?按理说,可以带回家继续看嘛!究竟是怎么回事?我百思不得其解。

  ⑹今天,老天忽然变了脸,晴朗的天气变得阴沉沉的,一会儿,淅淅沥沥下起雨来。公园里的人比平常多了许多,也热闹了许多。我想,老人今天不会来了吧!下雨天,对老人来说,行动不便呢。我这样想着,发现老人举着雨伞进来了,手里拿着一叠报纸,外面还包着塑料袋。

  ⑺下雨天也来公园看报纸?好奇心驱使我要探个究竟。我上去跟老人搭言。我说,老伯,你怎么经常来这里看报啊?

  ⑻老伯笑笑说,这里空气好,安静,看看报纸,日子过得舒坦。

  ⑼我说,老伯,你怎么把报纸放在这里了?要是我没有说错的话,你并没有看完呢!

  ⑽老伯没有回答我,依然笑嘻嘻的,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老伯不回答,我愈觉得蹊跷。我刨根问底了,难道有什么缘由吗?老伯见我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沉吟片刻,说起了自己的一次经历。

  ⑾老伯经常到街心公园散步,看报纸。一天,老伯来到了公园,拿出自己带来的报纸看起来。当他将报纸翻过来继续看的时候,传来了一个声音,别急,我还没有看完呢!老伯一看,是个年轻人,坐在身边,很投入地看着自己的报纸。半晌,年轻人意识到什么,难为情地说,不好意思,打扰你了。

  ⑿老伯说,没事,你好好看。说着把报纸给了年轻人,自己又拿出另一份报纸看。

  ⒀我听了老伯的一番话,似乎明白了什么。我说,老伯,你天天来这里并不是看报纸的呀?

  ⒁老伯说,说是也是,说不是也不是。

  ⒂我越发蹊跷了,问,此话怎讲?

  ⒃说是,我自己也看报纸啊!说不是,我是为了那些农民兄弟能看到报纸。他们生活不易啊!老伯娓娓道来。

  ⒄那你把报纸直接放在这里就行了啊!我说。

  ⒅老伯呵呵笑,显得很慈祥,说,这个不一样了。我看过了,那些农民兄弟拿去看,心里会坦然,以为我丢弃不要了。否则心里会过意不去。原来如此,我明白了,心里有了感动,老伯真是有心人啊!说着,老伯把报纸塞进塑料袋,不经意地放在凉亭里,举着雨伞一步一滑地走了。

1.这篇小说写了一件什么事?请你概括出来。

2.第二段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做简要分析。

3.下面语句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分析这一描写刻画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看了一会儿,老伯把报纸整理好,随手放在石椅上,活动一下筋骨,然后走了。

4.作者为什么以“油墨的芳香”为题目?请结合文中简要分析作答。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4分)

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名人传》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多侧面地去表现传主们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难,他们对无限苦难的不懈抗争,以及在抗争中爆发出来的生命激情。

B.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吴用,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好汉在“黄冈泥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智取生辰纲。

C.《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D.《朝花夕拾》共十篇。这十篇散文(《狗·猫·鼠》《阿长和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故乡》《藤野先生》《范爱农》),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2分)

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二十来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常现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他没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的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健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文段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作家)笔下文学作品中的人物_______(人名)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2分)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节选自《史记》

1.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口舌:能言善变

B.臣所以亲戚而事君者去:离开

C.公之视廉将军与秦王孰:熟悉

D.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鄙贱:见识浅薄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3. 蔺相如和廉颇,你欣赏哪一位?结合这段文字,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下面题目。(12分)

教育是民生之基

①4月上旬,国家发改委通报显示,教育收费居去年全国价格举报之首。而在过去6年中,关于教育收费的举报有5年是居于首位的。群众反映的教育乱收费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不执行“三限”政策违规收取择校费、赞助费;“一费制”外自立项目乱收费;以改制为名举办“校中校”、“校中班”乱收费。教育乱收费屡禁不止,也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可见教育于民于国之重要,是民生之基。

②教育不仅关乎国家发展大计,更关乎百姓的切身利益,教育政策措施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千家万户。对于教育,我们既应着眼于国计,也应着眼于民生,多从民众的角度去考量。

  ③“人不可以无学”。今天,鲜有人相信“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能够改变人们的命运,成就其未来的,正是教育。因而,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东部还是西部,无论家庭是贫还是富,自一个新的生命呱呱坠地始,莫不把相当的精力与钱财投在孩子的教育上。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大眼睛,那一个个贫困学子的身影,激起的总是人们最朴素的情怀:求学的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受教育的权利,是现代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之一。教育,是孩子成长的起点,它为懵懂孩童慢慢开启着一个新奇的世界,又导引着他们去探索、去实践、去思考,最终才成长为有益于社会、把握自己未来的人。从孩子到成人这个时期,则是接受教育的黄金阶段。也正因为如此,国家才不遗余力地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

  ④就业是民生之本,决定着每一个家庭的生计。而拥有社会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则是实现就业的前提。目前群众关心的一些大学生就业困难、每年新增劳动力就业问题,说到底,是教育结构与发展模式存在偏差。只有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题,实现每一个家庭的就业权益。

⑤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无论是教育的机会公平,还是教育资源的配置公平,对每一个家庭、个人来说,往往都产生着重大的影响。群众反映强烈的“择校费”、“赞助费”等乱收费问题,归根到底就是教育存在不公平。如果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搞“锦上添花”,强校愈强,弱校愈弱,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不均等,必然导致教育发展不均衡,禁止教育乱收费就会“按下葫芦起了瓢”。古人云: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今天,比这个“人才”概念包容更广的人力资源,已成为第一资源,比这个“教化”涵义更丰的教育,已是民心所系,民生之基。我们应该为此做出努力也应该有所作为。

1.(3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2分)文中第⑤段中加点词“锦上添花”是什么意思?

3.(3分)文中第⑤段划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4.(4分)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有力论证了“教育于民于国之重要,是民生之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