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作文。(60分)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对父母、亲友、老师等人给予的各种方式的关爱...

作文。(60分)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对父母、亲友、老师等人给予的各种方式的关爱,一时半会儿还未能读懂。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渐渐读懂了父亲的无言之爱,母亲的守望之爱,老师的严厉之爱……请你通过具体的事例,把读懂的爱写下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题目:我终于读懂了爱

要求:①除了诗歌戏剧,其他问题均可。    

② 内容健康,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形象,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按中考评分标准给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下面题目(12分) 

为“《十万个为什么》再版”捏一把汗

①50年前,科普丛书《十万个为什么》横空出世,风靡数十年。50年后,该丛书在隆重庆祝其50岁生日时,也将迎来第六次改版。有专家称,这是一次魅力十足的“科普大事件”。对于作为国内首套普及版的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历经五次修订,曾让几代人受益。对于它的再版,社会公众应乐观其成,并给予足够的鼓与呼。但也有一种担心在坊间弥漫:《十万个为什么》再版,能否再续原先的“传奇”?

  ②据报道,“时代不同,孩子们的问题已经大不相同了”,这是促成《十万个为什么》再版的直接原因。当年孩子们提得最多的问题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人是不是猴子变的”“饺子熟了为什么会浮起来”“冰棍为什么会冒白烟”……他们对身边的自然现象充满疑问;现在孩子的兴趣和知识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深受网络和影视剧的影响,想搞明白“我能穿越回过去吗”“2012真的是世界末日吗”……据说在征集的问题中,“2012是世界末日吗”这个问题就出现了几百次。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③但也应看到,正因时代不同,孩子们的理想与兴趣也发生了变化——从前问孩子“你有什么理想”,十有八九会说要做科学家,但今天再去问,多数会说“我长大要当老板”。整个社会氛围变了,科普市场已显疲软之态,书店里的科普读物销售不理想可兹佐证。如今发行第六版,究竟是能创造曾经的辉煌,还是会陷入落寞,恐怕不难预料。

  ④正因时代变了,孩子们获取科普知识的渠道可谓多多。有专家指出,《十万个为什么》当年之所以辉煌,成为老幼咸宜的科学宝库,缘于那些年信息闭塞、科普内容匮乏和形式呆板,也缘于经济短缺和一定程度的“书荒”。而如今,已不是靠一本热门科普书就能“打天下”的时代,再加之科学内容早已铺天盖地,让人们的科普神经不再敏感。网络互动如此发达,有问题上网搜,何需《十万个为什么》慢慢作答?

  ⑤也因时代不同了,在市场盈利难、作者队伍浮躁而青黄不接、专职写手不能糊口等现实语境下,自然难出精品或经典。而在《十万个为什么》初版时的审稿人名单上,却是一连串闪光的名字:李四光、竺可桢、华罗庚、茅以升、苏步青……这些上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界最负盛名的大家,亲自为它撰稿、审定,把对科技事业的发展和对青少年成长的殷切希望,都倾注在了这套书里。据说当年光琢磨一个书名,就用了半年,大家都离开象牙塔,深入生活,贴近百姓,捕捉实际生活中的“为什么”。如今,能否如此倡导“大家写小文章”、且慢功出细活呢?

  ⑥据说,该书再版的另一原因,是市场上各种版本的《十万个为什么》良莠不齐,迫切需要一个权威、全新的版本。据统计,从该书初版至今,市场已有上千种同名版本,但内容大同小异。《十万个为什么》被盗版、被仿冒,已在部分读者中失去公信力,民间已有“《十万个为什么》老了”、“应该被淘汰了”的微辞。

  ⑦经典能够重现,自然是好事,我们有理由期待质量更高的科普成果问世。在海量信息的网络时代,新版《十万个为什么》好似一叶扁舟,能驶向成功的彼岸吗?(摘自《中国青年报》,文/何勇海)

1.概括归纳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第③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一种说明其作用。

3.“如今,能否如此倡导“大家写小文章”、且慢功出细活呢?”一句里的“大家”是什么意思?把“大家”改成“所有人”行不行?“小文章”是指篇幅短小的文章吗?

4.第⑦段中“据说,该书再版的另一原因”中的“据说”能否删掉,为什么?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2.气蒸云梦泽,________       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                    ,有所广益。(诸葛亮《出师表》) 

4.在温庭筠的《望江南》和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任选一首默写:(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共9分,每小题3分)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非亭午夜分自:如果

B.至于夏水陵襄:漫上

C.多趣味良:好   

D.每至晴初霜旦:早晨

2.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哀转久   以为妙

B.三峡七百里中      有朋远方来

C.虽奔御风,不以疾也  比至陈,车六七百

D.不疾也       故临崩寄臣大事也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B.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C.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150字,就把700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眼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象,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D.文章先写水,后写山,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

4.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2分)

(2)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2分)

 

查看答案

下面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而闻一多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激昂,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势汹汹,声震天地!

B.各中小学要给学生布置一份安全隐患排查方面的作业,组织学生开展“学校安全隐患我发现,家庭安全隐患我排查”活动,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安全工作与其自身息息相关,把安全意识融入学生思想行动之中。

C.报告说,近些年温室气体排放已经达到新高,使平均气温升高了2―2.4度,这对海洋、生物圈和地球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D.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座落在绿树浓阴中。

 

查看答案

下面句子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B.这不是害怕他会束手无策地死于断粮的恐惧,而是害怕饥饿还没有号尽他的最后一点求生力,他已经给凶残地摧毁了。

C.它沉缅于高山大川平野对它的欢呼致意,却从来没有到这深深的峡谷的底部来过。它吝啬地在崖口徘徊,装模作样地点头。

D.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他潜心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