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共9分,每小题3分)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共9分,每小题3分)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非亭午夜分自:如果

B.至于夏水陵襄:漫上

C.多趣味良:好   

D.每至晴初霜旦:早晨

2.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哀转久   以为妙

B.三峡七百里中      有朋远方来

C.虽奔御风,不以疾也  比至陈,车六七百

D.不疾也       故临崩寄臣大事也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B.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C.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150字,就把700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眼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象,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D.文章先写水,后写山,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

4.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2分)

(2)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2分)

 

1. C 2. B 3.D 4.(1)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2)高处的猿猴常常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而闻一多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激昂,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势汹汹,声震天地!

B.各中小学要给学生布置一份安全隐患排查方面的作业,组织学生开展“学校安全隐患我发现,家庭安全隐患我排查”活动,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安全工作与其自身息息相关,把安全意识融入学生思想行动之中。

C.报告说,近些年温室气体排放已经达到新高,使平均气温升高了2―2.4度,这对海洋、生物圈和地球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D.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座落在绿树浓阴中。

 

查看答案

下面句子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B.这不是害怕他会束手无策地死于断粮的恐惧,而是害怕饥饿还没有号尽他的最后一点求生力,他已经给凶残地摧毁了。

C.它沉缅于高山大川平野对它的欢呼致意,却从来没有到这深深的峡谷的底部来过。它吝啬地在崖口徘徊,装模作样地点头。

D.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他潜心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查看答案

下面语句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è)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jiǒng)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B.这种动物的天性绝不凶猛,它们只是豪迈而(kuàng)野。……它们也是成群结队而行的,它们之所以聚集在一起,纯(cuì)是为着群居之乐。

C.有一些农妇听了死讯一时性起,咬牙切齿地恨(zēng)城市,憎恨外出,连带也憎恨信客,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斥(hē),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D.唱的多是情歌酬(hè),……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丰富(pì)喻,比赛机智才能。

 

查看答案

语言应用(12分)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许,一出惨剧发生在佛山: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柜车碾过。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最后,一位捡垃圾的阿姨陈贤妹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

此事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成都某中学决定针对这一事件开展以下活动:

1.班上准备以“拒绝冷漠”为主题召开主题班会,请你写一段开场白(4分)

2.面对这样的悲剧,你想对那些漠视者说些什么?(4分)

3.请就“小悦悦”事件引发的思考写一句公益广告(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小题。(18分)

给您换一碗

周海亮

每个黄昏,年轻人都要过来吃碗拉面。面馆很小,板房改造而成,半露天。正是夏天,苍蝇成群。年轻人在一个建筑工地干活,这是离他最近的面馆。

年轻人喜欢吃面。不仅因为便宜,还因为面的味道。

工地没有食堂,早晨和中午,年轻人在附近商店买两个馒头和一包咸菜,加上一碗水,就能将两顿饭对付过去。可是晚饭,年轻人一定要吃一碗面。面虽然简单,但里面有油,有盐,有酱油,有醋,有几块牛肉和几点葱花。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年轻人需要这些东西。

一碗面当然不能让年轻人吃饱。所以,回去时,年轻人仍然会拐到商店里,买个馒头,买包咸菜。年轻人坐在工棚里默默地吃,想着远方的母亲和父亲、弟弟和妹妹,一碗水喝得咚咚有声。年轻人幸福并且忧伤。

 面馆虽然很小,很脏,但那个秃头老板能把面做出非常棒的味道。年轻人认为他最大的幸福,就是坐在面馆的长凳上,冲秃头老板喊,来一碗面!多放点葱花……

那天年轻人发现碗里有一只苍蝇。他吃下一口面,辣得龇牙咧嘴,低头,便看到苍蝇。年轻人唤来秃头老板,老板一个劲地给年轻人道歉。真的很对不起,老板说,这里马上就要拆迁,不值得再装修,所以苍蝇多。年轻人摆摆手,表示没关系。老板笑笑,说,那给您换一碗。他端走年轻人只吃掉一口的面,然后给年轻人重新端上一碗。年轻人吃着面,突然感到有些可惜。——那碗面里不过有一只苍蝇。——那碗面他不过吃掉一口。——那碗面里甚至还有两块薄薄的牛肉。年轻人想,假如他能将那碗面吃掉大半甚至吃到只剩下汤水,再喊来老板,将会是不错的结果。年轻人坐在工棚里啃着馒头,仍然想着这件事情,他觉得那碗面,真是太可惜了。

假如再碰到这种情况,他一定会晚些喊来老板。年轻人想,花一碗面的钱吃掉两碗面,应该是件很合算的事情。

可是这样的事情毕竟很少。谁都不希望碰到这样的事情:老板,食客——除了年轻人。

终于,三个月以后,年轻人的碗里,再一次出现一只苍蝇。

是深秋,苍蝇已经极少。可能正因为此,老板放松了警惕。年轻人吃下一口面,抹抹脸上的汗。正这时,他发现,他的碗里,有一只苍蝇。

年轻人愣了愣,抬头看看忙碌的老板,又低了头,用筷子小心地将苍蝇拨到碗沿,然后,不动声色地继续吃了起来。

面的味道真的很棒。一只苍蝇并不能破坏年轻人的胃口。

可是年轻人不能将面吃光——他得做出突然发现苍蝇的样子——他得做出发现苍蝇便扔掉筷子的样子。年轻人大声喊,老板!秃头老板慌慌张张地跑过来。年轻人扔了筷子,说,你怎么回事?面里有一只苍蝇!

 苍蝇?

你看看。年轻人说。

年轻人拾起筷子,拨动着剩下几根面条。他没有发现苍蝇。年轻人继续拨动面条,没有苍蝇。年轻人找来一只空碗,将碗里的汤一点一点滗出去。苍蝇仍然没有出现。很多食客盯住他看,表情复杂。年轻人只觉一股血冲上脑门。

他难受。他想哭。不是因为他不小心吃掉了那只苍蝇,而是因为,或许,这些人,食客,甚至老板,都看清了他的伎俩。

苍蝇呢?老板问他。

刚才……还在……现在……找不到了……我也不知道……

真有苍蝇?老板目光如炬。似乎他的目光能够将年轻人穿透,似乎他知晓年轻人脑子里的所有秘密。

真……有。

老板轻轻叹一口气。老板冲周围的食客笑笑,以示抱歉。然后,老板端起碗,对年轻人说,对不起,我这就给您换一碗。

年轻人愣了愣,终伏上桌面,哭出声来。

(选自《2011中国年度小小说》漓江出版社)

1..小说的第一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2.. 针对文中的画线句,谈谈你的理解。

3.. 小说结尾,年轻人为什么会伏在桌面上,哭出声来?

4..读完这篇小说,谈谈你有什么感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