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

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欧阳修读其赋,谓曰:“君辞气似沂公①,未可量也。”签书昭庆军判官,秩满②,当试馆③职,辞曰:“起家为官,本代耕尔,愿以守选余日,读所未见书。”宰相善其志,以通判明州。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编修中书条例。自太常丞当转博士,超改右正言;明日,直舍人院;又明日,判流内铨④;皆神宗特命,举朝荣之。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言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归报,神宗善之,以将知审官西院,判尚书兵部。

进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为同进所忌。会治太学虞蕃讼,释诸生无罪者,蔡确、舒亶因陷之,逮其父子入御史府,逾月得解,黜知蕲州。 (选自《宋史 许将列传》)有改动

注释:①沂公:王曾,仁宗景祐间右相。②秩满:官吏任期届满。③试馆:古代科举考试时应试人居住的场所。④流内铨:官职。专管考试选人、判决案例等事。

1..解释下列划线点的字::

治太学虞蕃讼  会:              皆神宗特命,朝荣之  举:             

至北境        及:              以将审官西院       知:             

2..翻译下列文字:

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逾月得解,黜知蕲州。

3..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许将的才干?请简要回答。

 

1.赞赏;全;等到;掌管 2.(如果)不能用言辞使(契丹)折服,这将会毁坏我大宋的名声。 一个多月才放出来,许将被降职掌管蕲州。 3.文才卓越:从欧阳修欣赏她的文辞,宰相“宰相善其志”可以看出。 有勇有谋:从他出使契丹前精心准备,出使后同契丹使者比武可以看出。 【解析】译文: 许将,字冲元,于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中状元。欧阳修读其赋时说:“君辞气似沂公(王曾,仁宗景祐间右相),未可量也。”任命他为昭庆军判官。任期满后,宋朝廷准备让他任试馆职。(试馆职是当时仕途青云直上的龙门,也是许多以荫入仕的人梦寐以求的。)许将却认为:“起家为官,本代耕,愿出为地方官,读所未见书。”宰相对他的读书志向很赞赏,让他任明州通判。(宋神宗听说这个状元爱读书),神宗便召他进宫(谈话)。神宗(很赞赏他的才能),任命为集贤院校理。由太常寺本当转任博士,但神宗又破格提拔他为右正言,第二天入值舍人院,第三天判流内铨。这是神宗使用的特别任命,举朝上下都赞誉许将的才能。 契丹以20万兵力压代州境(大举进犯代州),并派使者前来要求宋朝割让代州。(过去契丹与宋朝定期在代州谈判),这次原定的宋朝使者不敢去(而轮到当年出使辽国的官员惧不敢行),朝廷因而改派许将去。许将对神宗说:“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许将行前到枢密院认真地查阅了有关代州的一切档案,作了充分准备。许将来到代州境时,契丹人爬满房上观看并喊叫:“看南朝状元。”当许将与契丹人进行肄射时,许将先射中。契丹使者萧禧在宾馆以礼迎接,谈判时,萧禧果然提起代州事,许将随问随答,不失国体。回来后把情况报告神宗,神宗对许将大加赞赏,先后任许将为知审官西院,尚书兵部。 又进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神宗对许将的重用)引起朝臣的忌妒。适逢在审太学生虞蕃讼学官一案时,他(反对牵连太广而)释放了一些无罪的太学生,蔡确舒亶借机陷害许将,把他们父子都抓进了御史府,一个多月才放出来,许将被降职任蕲州知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4分)  

夜  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作于诗人在九江任职时。

1.. 诗人的“知雪重”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的?

2..论家皆评此诗“看似写雪,实为写人。”说说你对此评是怎样理解的。

 

查看答案

作文(60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天,毛毛虫问蝴蝶:“我要怎样才能变成一只蝴蝶?”

“要成为蝴蝶,首先要有飞行的渴望,其次要有勇气冲出束缚你的安全、温暖的茧。”

“那不就是死亡吗?”

“表面看是死亡,实际上是新生。在现实生活中,这就是差别,有的成为蝴蝶,有的因逃避而死亡。”

某些时候,不是因为难我们才不敢去做,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去做,事情才变得困难。关键是要有勇气冲出去!冲出去,才有希望!

请以“勇气”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小题。 (12 分)

神奇的“太阳大夫”

①太阳,素有“神奇大夫”之称。看看它在医学上的许多奇迹,你会为之感叹不已。

② 丹麦科学家芬森无意之中看到一只猫躺在地上晒太阳,当时天气不算寒冷,经细心观察,发现猫身上有个流脓的伤口,猫在利用阳光治疗。这一发现,使他获得了1930年的诺贝尔奖。

③美国一批研究人员指出,每天晒太阳10分钟可预防结肠癌和乳腺癌。实地调查表明,阳光强烈的赤道地区居民,患乳腺癌和结肠癌的比例最低,且居住地方越远离赤道,患乳腺癌率越高。这可以说明人缺乏维生素D(阳光中的紫外线使人皮肤中的胆固醇转变成维生素D),可能是形成乳腺癌和结肠癌的原因。日照对防治忧郁症颇具奇效。据美国专家研究,由于日照不足,全世界至少每年有500万人患忧郁症,他们常焦虑不安、精神萎靡、浑身无力甚至失眠,反应变得迟钝、爱吃烈性食物、身体过胖、工作易发生事故。但患者若设法多“拜会”太阳大夫,康复之神便会很快降临。

④ “太阳大夫”妙手回春的病例多不胜举。太阳的短波红外线透射力可直达人体深层组织,使血液加快,促进新陈代谢,起到消炎镇痛等作用;对关节炎、肌营养不良也有良好疗效;太阳的紫外线能直接杀菌消毒,又能防治气管炎之类的感染性疾病;阳光还是免费的优质“鱼肝油”,常晒太阳能使儿童软骨病等得到防治。此外,对老人冠心病、糖尿病的治疗也具有一定疗效。

⑤ 不过,日照过量也会导致皮肤早衰老、白内障及皮肤癌等疾病。此外,日光健身还应该注意选择时间,因为一天中各个时间的阳光会对人体起不同的反应。上午6至9时,阳光含有大量使人体感到暖和的红外线,对皮肤有益。9至12时,这是日光浴的最好时光,有益的紫外线A光束会把皮肤很快晒成褐色,而不会晒成黑色。12时至16时,不宜晒太阳在这段时间里,对皮肤有害的紫外线B光束和紫外线C光束的含量

1..“太阳大夫”的疗效有哪些?请列举其中四项

2.. 第③段中“全世界至少每年有500万人患忧郁症”句中加点词语能否省略,为什么?

3..选文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选以中国,举例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

4..联系实际,说说太阳除了医学疗效外,还有哪些作用?

 

查看答案

用课文原句填空。 (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2分)

①因思杜陵梦,                   。 (温庭筠《商山早行》 )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 )

(2)在李清照的《武陵春》和杜牧的《泊秦淮》中任选一首默写。(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共9分,每小题3分)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对下列选文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安陵易:交换

B.秦王怫然怒怫然:盛怒的样子

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布衣:平民

D.秦王色挠,长跪而之曰谢:感谢

2..下列划线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而君五十里之地存者中有足乐者

B.安陵君使唐雎使于秦高祖之以成帝业

C.受地先王而守之舜发畎亩之中

D.长跪谢之曰国险民富

3..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秦王骄横狂妄、贪得无厌、奸诈狡猾。唐雎从容镇定、不畏强暴、有胆有识、有凛然正气、不怕牺牲、外强中干。

B.唐雎列举专诸刺王僚等事例的用意是一对自己提出的“士之怒”的厉害程度加以渲染说明,二是警告秦王吸取教训,不要轻举妄动,自寻死路。

C.本文最后一段描写秦王的神态的变化是从侧面烘托唐雎有智有勇、英气逼人的大无畏精神。

D.文末说秦王“色挠”,“长跪而谢”,并且请唐雎“坐”,这是秦王的权宜之计,表现出他的奸诈狡猾。他请唐雎“坐”,是坐下来谈,不是放弃吞并。文中所说,也只是恭维唐雎的话,从当时秦在军事的占压倒优势及秦王的性格来看,秦王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4分)

①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②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