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晋侯①赏从亡者,介之推②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选自《左传》

【注释】①晋侯:指晋文公,即重耳。他逃亡在外,在秦国的帮助下回晋继承君位。②介之推:晋文公臣子,曾割自己腿上的肉以食文公。③献公:重耳之父晋献公。④二三子:指跟随文公逃亡的人。子是对人的美称。⑤怼(dui):怨恨。⑥绵上:地名,在今山西介休县南、沁源县西北的介山之下。⑦田:祭田。

1.下列句中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晋侯赏从者亡:逃亡

B.禄亦及弗:没有

C.能如乎是:这样

D.以吾过志:志向

2.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6分)

①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

②盍亦求之?以死谁怼?

3.读了本文,你觉得介之推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

 

1.D 2.①偷窃别人的钱财,都说是盗窃。更何况把贪天的功劳作为是自己的贡献呢?(3分) ②你为什么不也去要求赏赐呢?(否则)这样(贫穷地)死去(又能去)埋怨谁呢?”(3分) 3.介之推是一个不求荣华显达,不贪功好利之人 (1分);孝敬母亲不遗余力(1分);最重要的是,他心中如何想,就如何表现在外,绝对不做心口不一的事情,(1分)这种品行是至今仍为人们所推崇的。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问题。(4分)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1.诗歌前两句叙事,“    ”字交代了时间,“        ”词语写出了女主人公的焦灼不安、心神难宁。(2分)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查看答案

作文(60分)

俄国诗人普希金说:“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回忆。”在我们已经度过的十五六个岁月里,有欢笑,有泪水,那些逝去的岁月啊,回忆起来,似乎还是温温热热的糖水味道,那么温暖而甜蜜。

请以“流淌在逝去岁月里的温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4分)

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小说通过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C.《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传记作品,它包括《梵高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

D.《昆虫记》也叫做《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和《昆虫世界》,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2分)

他虽嫉恶如仇,却从无武松鸳鸯楼连杀十五人的血腥,也没有李逵两把板斧排头砍倒一片百姓的凶残;他对人间苦难有深切的体悟,如在桃花村痛打小霸王周通后,劝周通放弃亲事,为的是让刘太公能够老有所养,不要“教老人家失所”;梁山上见着林冲便动问“阿嫂信息”……

文中的“他”是         ,请你简要地写出原著中有关他的另一件事情:          

                                    。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欧阳修读其赋,谓曰:“君辞气似沂公①,未可量也。”签书昭庆军判官,秩满②,当试馆③职,辞曰:“起家为官,本代耕尔,愿以守选余日,读所未见书。”宰相善其志,以通判明州。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编修中书条例。自太常丞当转博士,超改右正言;明日,直舍人院;又明日,判流内铨④;皆神宗特命,举朝荣之。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言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归报,神宗善之,以将知审官西院,判尚书兵部。

进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为同进所忌。会治太学虞蕃讼,释诸生无罪者,蔡确、舒亶因陷之,逮其父子入御史府,逾月得解,黜知蕲州。 (选自《宋史 许将列传》)有改动

注释:①沂公:王曾,仁宗景祐间右相。②秩满:官吏任期届满。③试馆:古代科举考试时应试人居住的场所。④流内铨:官职。专管考试选人、判决案例等事。

1..解释下列划线点的字::

治太学虞蕃讼  会:              皆神宗特命,朝荣之  举:             

至北境        及:              以将审官西院       知:             

2..翻译下列文字:

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逾月得解,黜知蕲州。

3..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许将的才干?请简要回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4分)  

夜  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作于诗人在九江任职时。

1.. 诗人的“知雪重”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的?

2..论家皆评此诗“看似写雪,实为写人。”说说你对此评是怎样理解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