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名著阅读(4分) 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名著阅读(4分)

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闻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其内容影射当时社会现实,揭露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如《狼和小羊》;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如《农夫和蛇》;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如《蚯蚓和狐狸》。

B.《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主要是“零碎的思想”。全集包含三方面的内容:①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②对大自然的崇拜。③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C.《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祥子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他要强、勤俭,对生活充满希望,一心想买辆车,做一个独立自主,不受拴车人气的洋车夫。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主人公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2..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A把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A奈何得没了些气力。A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一顿拳脚打得那大虫动弹不得,使得口里兀自气喘。  

本故事节选自              (书名)A是        (2分)

 

1.D 2.《水浒传》武松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时珍,字东璧,蕲州人。好读医书,医家《本草》②,自神农所传止三百六十五种,梁陶弘景③所增亦如之,唐苏恭④增一百一十四种,宋刘翰⑤又增一百二十种,至掌禹锡、唐慎微⑥萃,先后增补合一千五百五十八种,时称大备。然品类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时珍病之。乃穷搜博采,芟⑦烦补阙,历三十年⑧,阅书八百余家,稿三⑨易而成书,曰《本草纲目》。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厘⑩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⑾、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书成⑿,将之上朝,时珍遽⒀卒。未几,神宗⒁诏修国史,购四方书籍。其子建中以父遗表及是书来献,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时珍官楚王府奉祠正⒂,子建中,四川蓬溪知县⒃。

(节选自《明史》)

【注释】①②《本草》:记载中药的书籍。③④苏恭:即苏敬放,显庆二年,苏与长孙无忌、许孝崇、李淳风等人作《新修本草》,显庆四年书成,由国家颁行。⑤刘翰:五代周时即任翰林医官,后入宋,著有《开宝本草》。⑥掌禹锡、唐慎微:掌禹锡,字唐卿,奉敕与苏颂等在《开宝本草》基础上修成《嘉祐本草》。唐慎微,字审元,修篡《证类本草》,附古今单方。⑦芟:删除。⑧历三十年: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李时珍开始修书,万历六年(1578年)脱稿,历时27年,称30年,是约数。⑨三:表多次。⑩厘:订正。 ⑾出产:产地。⑿成:完成。⒀遽(jù):突然。⒁神宗:明神宗朱翊钧。⒂奉祠正:掌管祭祀礼仪的官员。⒃蓬溪知县:蓬溪县长官。

1..对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读医书,医家《本草》好:喜欢

B.一物而析为二三或:或者

C.未几,神宗诏修国史未几:不久

D.是士大夫家有其书自:从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乃穷搜博采,芟烦补阙,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

(2)其子建中以父遗表及是书来献,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

3..文中反映了李时珍怎样的性格和精神?(4分)

 

查看答案

诗歌鉴赏(共4分)

江城子 谢逸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扬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1.、词的上阙“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扬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写了暮春村野的环境,请发挥想象把该词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2分)

2.、词的末尾三句用“只有”二字陡转,回到眼前,表达了什么意思?这三句与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同为望月抒情,但所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简析。(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小题(12分) 

草原不都是绿色的

刘夙

⑴曾经有朋友去河北北部坝上草原旅游,回来之后气愤地说,当地环境破坏十分严重,草原根本不是绿色的,而是枯黄的一片。这也难怪,很多人印象中的草原,就是漫无边际的一大片绿色,牛羊像珍珠一样点缀其间。显然他们不知道一件事:一年中充其量只有不到四个月的时间,草原才会呈现出这样的景色;在其余更漫长的时间里,草原并不是绿色的。

⑵以坝上草原为例,一般来说,一年的前四个月几乎都是白茫茫一片,要到四月下旬积雪才渐渐融化。雪化后,草才开始返青、生长;五月中下旬第一批野花开放,标志着草原恢复了生机,这时,绿色才如人所愿地铺满大地。六月至八月是坝上最美的季节,但进入九月后,大部分的植物已经完成了当年的生命周期,又渐渐枯黄了。这种枯黄的面貌一直持续到十月下旬,直至冬雪再度降临,草原再次被厚厚的积雪覆盖成白茫茫的一片。因此,单论时间长短的话,白色才是草原的主色。

⑶在枯黄和被大雪覆盖的季节,草并没有死。它们只是放弃了地上的部分,但地下部分还顽强地活着,通过休眠挨过漫长的冬日。这些借以越冬的草的地下部分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如针茅、冰草等丛生禾草以缩短肥厚的茎基越冬,羊草等根茎禾草以细长的根状茎越冬,葱类、山丹以球状的鳞茎越冬,等等。当然也有一小部分植物完全死亡,靠种子越冬,不过它们在荒漠性不强的草原上通常不占主要地位。

⑷如果说冬季的严寒造就了草的越冬本领,那么气候的干旱则使草能在草原上占据优势。一些针叶树也可以耐受严寒,如云杉、冷杉、落叶松等,它们构成了西伯利亚广阔的森林。但是庞大的身躯使得它们再怎么想办法节约用水,也还是不可避免要消耗大量的水分。因此,在草原这样的半干旱、干旱地区,乔木难以生存,灌木通常也很少(荒漠草原例外);在森林中屈居第三位的草于是取而代之,成为霸主。

⑸不过,今天广阔的欧亚草原实际上只有几百万年的历史,可谓是相当年轻的植被。两千多万年前的早第三纪末,气温普遍比今天高,气候也普遍比今天湿润,欧亚大陆中部在当时还是森林,许多在今天只能见于长江以南的亚热带树种,当时都能在那里茂盛地生长。但是在早第三纪结束,晚第三纪开始时,地球“变脸”了,这片地区的气候逐渐由暖湿向冷干发展,森林也就不得不节节败退,最终撤离。青藏高原的隆起,更是加剧了这个过程。到五百万年前的晚第三纪,欧亚草原和其他地区的草原均已大为扩展,由此使哺乳动物中的偶蹄类也广为扩散、分化,一举成为最成功的哺乳动物类型之一。进入第四纪,全球气候更趋干冷,于是在草原的中部又出现了荒漠,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欧亚草原带东部随经度从草甸草原经干草原、荒漠草原逐渐变化到荒漠的地带性景观。

⑹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正是冬季的茫茫大雪和刺骨寒风,以及总是干燥得令人郁闷的空气,造就了夏季草原绚烂而短暂的美景。草原,就是这样的一个残酷和美丽完美结合的世界。

(选自《青年文摘》)

1.. 本文说明对象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第二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3..第二段中“一般来说,一年的前四个月几乎都是白茫茫一片,要到四月下旬积雪才渐渐融化。”中的“一般来说”“几乎”具有怎样的说明效果?

4.. 结合本文分析,草原上一年大部分时间都不是绿色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用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2句)(2分)

                     ,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②关关雎鸠,__________。(《诗经·关雎》)

              ,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在杜甫的《春望》和韩愈的《早春呈张水部十八员外》中任选一首默写 (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下面题目。(5分)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请摘录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2分)

2.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请说说“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一句中,“聚、怒”二字为什么用得好?(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