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甲][乙]文段,完成各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

阅读[甲][乙]文段,完成各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出师表》)

[乙]时先主(刘备)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日:“君与俱来。”庶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选自《隆中对》)

1.下列句中划线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三臣于草庐之中将军宜枉驾

B.遂先帝以驱驰高可二黍

C.时先主新野  发闾左逋戍渔阳,九百人大泽乡

D.咨臣以当世事 愚以为营中事,悉以咨之

2.下列句中的“以”与“先帝不以臣卑鄙”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咨臣以当世之事

B.遂许先帝以驱驰

C.扶苏以数谏故

D.以君为长者

3.下列句中各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臣本布衣(诸葛亮自称) ,遂许先帝以驱驰(刘备),孤不度德量力(刘备自称) ,君谓计将安出(诸葛亮)。

B.文中写刘备去拜访诸葛亮,“凡三往.乃见”,又写到刘备对诸葛亮的一席话,这表明刘备是一个虽遭遇挫折但雄心勃勃,思贤若渴,急于求计的人。

C.甲、乙两段叙述了同一件事,但内容侧重点不同。大意是:甲文:诸葛亮自述经历, 乙文:刘备思贤若渴,三顾茅庐。

D.甲段自述身世,讲经历,以使陛下明白诸葛亮的重要,同时表达自己愿竭忠尽智来报先帝知遇之恩的决心。徐庶对刘备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表明了诸葛亮清高,谨慎,持重的性格特点。

4.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

 

1.B 2.C 3.D 4.略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我们政府工作就要互帮互助,决不能各行其是

B.李警官在办案过程中十分细心,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真可谓明察秋毫

C.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优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要因为自己的不足而盲目悲观。

D.经过认真的准备,张亮终于在演讲比赛中拔得头筹,真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遨游顷注拮据惟余茫茫

B.聚拢恍惚妖娆  断章取义

C.自诩潦亮栈桥首屈一指

D.闲遐寂寞舞弊  不屑置辩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qí)祷(qiǎng)迫(fēn)围(chǔ)理

B.(chěn)罚追(sù)(shà)时辩(chěng)

C.比(jiào)刊(zài)(yún)许(jī)形

D.狡(xiá)惊(chà)恣(suī)胆(què)

 

查看答案

表达·交流(50分)

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作文中不得出现涉嫌泄密的人名、

校名、地名等,不得抄袭。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1)、善待是一种友好的行事方式,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豁达的胸襟情怀。有了善待,我们的身心会更加愉悦,我们的生活会更加和谐,我们的自然会更加美好……

请以《善待          》为题目,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

(2)、水有三种状态,人生也有三种状态。水的三种状态是由水的温度决定的,人生的三种状态是由自己心灵的温度决定的。假如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温度在0℃以下,那么这个人的生活状态就会是冰,他的世界也就是他双脚站的地方那么大;假如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态度是常温,那么他就是一掬常态下的水,他就能流进大河、大海,但他永远离不开大地;假如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是100℃的炽热,那么他就会成为水蒸气,成为云朵,他就飞起来,这样,他就不仅拥有大地,还能拥有天空,他的世界将和宇宙一样大。

请以“心灵的温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但不得直接以话题为题目,立意自定。       

 

查看答案

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下面题目。(12分)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帝不以臣卑鄙    (         )    (2)是感激    (          )

(3)夜忧叹     (           )       (4)竭驽钝    (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3.诸葛亮始终以“报先帝,忠陛下”为职分,在心理上体现为:           ;在行动上的体现为:                     ; 在打算上认为北伐时机成熟的是:                       。诸葛亮“出师”的战略目标是                       。(用文中语句回答) (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