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杭州市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城市论坛上,我市被授...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杭州市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城市论坛上,我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成为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B.通过这次演练,全市卫生系统各级医疗卫生人员进一步熟悉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预案,提高了应急反应、指挥决策和医疗救治能力。

C.是否具有节俭创新意识,是民族兴旺的决定性因素。

D.为引进造船业急需的各类人才,提高我市造船业自主创新能力,我市举办了船舶工业人才专场招聘会。

 

C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提示,用古诗文填空。(从下列题目中任选4题作答)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论语•述而》)

2.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       。(柳永《蝶恋花》)

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王湾《次北固山下》)

4.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刚果(布)布拉柴中学汉语班的学生时,在黑板上写下唐代诗人王勃的两句诗“                         ,                             ” ,并解释说:“中国与非洲虽然相隔遥远,但是我们就像邻居一样,我们是知己,是朋友。”

5.诸葛亮教子很严,他在《诫子书》中劝勉儿子要“                    ,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查看答案

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四个错别字,在田字格中订正。

故嶂   腻烦  游弋  决别  物竟天择  油光可见  如法泡制  苦心孤诣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慰藉(jiè )  契机 (qì )    抽噎 ( yē )  断壁残垣 (yuán )

B. 狡黠 ( xiá )  胆怯 (qiè )   嘈杂 (cáo )  脍炙人口 (kuài )

C. 荒谬 (miù )   狂澜 (luán )  蓦然 (mò )  叱咤风云 (zhà )

D.庇护 (bì)     弥漫 (mí )    贮蓄 (zhù )  猝不及防 (cù )

 

查看答案

以“难忘的经历”为题或话题,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写出真情实感,在内容和表达上有创意者,可获得1——5分的加分。

 

查看答案

看海

李锐

女儿早就吵着要去看海。今年夏天总算是让她如愿以偿了。

  一大堆吵吵闹闹的旅游者,坐在一辆漂漂亮亮的旅游车上。车上装满了水果、食品、罐装饮料,装满了各色名牌或非名牌的服装和鞋袜,另外还装了满车的流行音乐,我不由得想,在这样一副装备里,看见的还是海吗?我有点替女儿感到遗憾。

  久居闹市,总担心孩子丧失了对大自然的感悟。可闹市里的“大自然”只有家门对面的那个公园。公园里有山,有水,有森林,但在它们的前面都得加一个“假”字。有时为了躲开这个“假”字,我有意在傍晚或是干脆等到月亮升起来,才带女儿进公园。这种时候游人寥寥。草木之间有种难得的沉静,牵着孩子的手散散漫漫地随意而去,听她讲些学校里的事情,或是什么忽发的奇想。有时我们都停下来,都不说话。然后,我问她,:“你看藏经楼现在好看吗?”暮色中的藏经楼抹去了鲜艳的色彩,只留下一个幽深怅然的剪影,晚归的紫燕精灵般地在昏暗中划出些呢喃的虚线,远远的天光中还留着最后一点依稀的残红。女儿看看,说:“好看。”后来在一篇老师的命题作文中,女儿提到藏经楼,她写道:“傍晚的藏经楼很孤独。”但我知道,这还不是大自然。这种古老的人文景观,在古老的中国到处都有。

  仔细回想起来,我与大自然刻骨铭心的相遇只有两次。第一次是因为插队而来到吕梁山的腹地。那时候根本就想不到还有大自然这码事,是懵懵懂懂地被命运扔进大山里来的。没有汽车,没有电灯,没有任何机器的响声,随便捡一条小路走下去,就会淹没在林木之间。寒来暑往,山坡上的画除去旧的,又换上新的;风霜雨雪,峡谷里的音乐或喧哗,或萧瑟,错杂缤纷。有许多次,独自一人呆在葱茏的树林里,或是站在荒远的山顶上:忽然就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株树,变成了一块石头,满心的孤独,如麻的惆怅,都随着脚下的溪水蜿蜒而去,都随着起伏的群山蔓延到极远极远的地方——那时候,就忘了还有一个自己;那时候,就觉得敞开的心胸无遮无拦地躺在天地之间,仿佛一股清风,纤毫之动便可极游八方……

第二次是因为无意中闯进了河西走廊。那一次也有一辆汽车,也有满车的旅游者,那次的目的地原本是敦煌。可是当汽车翻越乌鞘岭进入了河西走廊的时候,你就会觉得突然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抛到了生物圈的外面,抛到一个任何生命都不可企及的地方,你的肉身不知被留在何处,跟着自己的只是一个充满了犹豫、恐惧、彷徨、惊叹的灵魂。狰狞而又庄严的祁连山,广漠如海却又冷酷死寂的戈壁滩,轻而易举地淹没了可以称作人类文明的那点东西。举目所见除了地平线,还是地平线。河西走廊,是造化给人类留下的形而上的大课堂,是人类语言的终点站,从这儿再向前,你将没有任何熟悉的经验和理念可以依凭……

这样想着又觉得自己有些太功利,有些杞人忧天。与大自然的沟通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有的人终生置身于自然环境当中,却一直麻木不仁;有的人只因为在一个早晨,偶然朝一片结了露珠的叶子瞥了一眼,却在刹那间领悟了宇宙。

  于是,我跟着尖叫不已的女儿走下海去。沁凉的海水翻卷着雪白的浪花涌上身来,淹没了所有恐惧而又惊喜的孩子们。这种在刹那之间得到的恐惧和惊喜,用不着任何事先的准备和安排,也是任何准备和安排都不可能得到的。在这一刹那,女儿开始了她自己和大海的相遇。

也许有一天她会明白,自己和所有走到海边来的人一样,终其一生都将无法穷尽这一份浩茫无涯的恐惧和惊喜。

(选自《读者》2009年第10期)

1.作者带女儿“看海”的目的是什么?

2.文中写了“我”与大自然的哪两次相遇,作者为什么说这两次相遇是“刻骨铭心”的?

3.下面的句子语言优美,请你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寒来暑往,山坡上的画除去旧的,又换上新的;风霜雨雪,峡谷里的音乐或喧哗,或萧瑟,错杂缤纷。

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5.生活中你一定有过与大自然相遇的经历,请结合本文和自己的体验,谈谈你的感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