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率真孔子 张期鹏 我读孔子,感受到的是他的率真。 在无数个深夜,我坐在桌前捧读《...

率真孔子

张期鹏

我读孔子,感受到的是他的率真。

在无数个深夜,我坐在桌前捧读《论语》,感觉这个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就坐在我的面前。他的深邃目光,穿越2500多年的沧桑岁月,慈祥地注视着我。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他站起身来,慢慢地走向不可知的远方。我的眼前,顿时幻化出一片烂漫的充满书香气息的杏林。

我的思绪在漫长的时间隧道里穿梭,眼前的场景在变换,仿佛又回到了2500多年前的某一天。那一天,孔子把他的弟子子路、曾点、冉有、公西华召集到身边,让他们尽情地抒发自己的人生理想。子路说完,他只是微笑了一下;冉有和公西华说完,他没有表示任何意见,但似乎皱起了眉头。轮到曾点了,他在老师的鼓励下轻声说道:“莫春着,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这一段轻声地描绘,引来了孔子高声地感叹和赞许:“吾与点也!”

“只有曾点的说法符合我的心愿啊!”孔子的感叹和赞许,至今依然深深地撞击着我的心扉。千百年来,有多少人把他打扮成一个不苟言笑、循规蹈矩,而且一开口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闭口就是“仁”、“礼”、“忠恕”、“孝悌”之类的“至圣先师”,殊不知他始终怀着“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童心童趣。岂止是童心童趣啊,暮春时节,穿着新做的春服,五六个朋友一道,带着六七个孩子,在沂河里畅快地沐浴,在求雨台上迎接浩荡的春风,然后一路唱着悠扬的歌曲回去,难道不是孔子的人生理想吗?

这是一个多么可爱、多么率真的孔子!

孔子作为一个政治家,自然始终怀有强烈的政治热情、政治抱负和政治追求;但作为一个“士”,他更有知识分子思想纯洁和崇高的一面,不会为了某种政治利益而牺牲自己的独立人格。他30多岁的时候,因为对鲁国“三桓”的骄横跋扈不满,来到了齐国。他对齐景公讲了一番治国安邦的道理,齐景公好像很乐意接受。但他似乎又太直率了,他敏锐地看到齐国最大的危机是宫廷的奢侈,并且坦率地指出了这一点,引起了景公的极大不满。他冷冷地对孔子说:“我已经老了,也不可能有什么大作为了。以您的才能,在我这里实在太委屈了。”对于这样的逐客令,《论语》中没有记载孔子的反应,只是说了一句“孔子行”。但就是这样一句“孔子行”,使我看到了他面对景公的凛然的表情。以孔子的温文尔雅,他不会怒斥一个自己认为不值得怒斥的人,他当时一定是“色勃如也”,一脸严肃地转身离去;“趋近,翼如也”,脚步越走越快,像鸟儿舒展开了自己的翅膀。这就是有着率真个性、独立人格的孔子啊!

我同时隐约地感到,孔子作为一个凡人,内心也有着复杂的情感,思想深处也有着复杂的矛盾,有时甚至会陷入一种痛苦的矛盾斗争之中。特别是在自己理想不能实现的时候,心里真比黄连还苦。在他快50岁的那一年,眼看着壮志难酬,内心的急切终于表现在了一次差一点成为现实的冒险行动上。那一年,鲁国“三桓”之一季桓子的一个家臣发动叛乱,占据了鲁国的费城,并想以此来对抗鲁国。为了壮大自己的声威,他特意邀请孔子参加自己的反叛行动,这一次孔子真的沉不住气了,竟然想去参加叛军。子路急切地来劝他,他自知理亏,但又为自己无望的前程悲哀,于是理屈词穷地抢白子路:“他们召我去,难道我会白去吗?如果他们是真心用我,我可以帮助他们建设一个我梦想的东周王朝啊!”

孔子当然没有成行,但即使只是这样一种想法,也引起了后人的激烈论争。在他死后2500多年的时间里,不知有多少人为他的这次冒险行为辩解,他们认为 “圣人”孔子是绝对不会有这样的想法、说出这样的话的。但我却相信这是真的,因为我知道,孔子也是食人间烟火、吃五谷杂粮的,都快50岁了还一事无成,能不着急吗?我在今天可以想象孔子当时那种急切的样子,想象他面红耳赤地训斥子路的情景,不仅没有感到损伤了孔子形象的一分一毫,反而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孔子:太率真、太可爱、太伟大了。

大哉孔子!

(选自2008年12期《中华活页文选》)

1.读完全文,作者是怎样评价孔子的?

2.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论述孔子的“率真”的?请简要概述。

3.从文章的第三、四自然段孔子与他的弟子们畅谈理想的事例中,你读出了孔子怎样的人生理想?

4.作者写到孔子到齐国劝说齐景公的事例,阐明了什么观点?

5.2009年是孔子诞辰2560周年,届时将举行盛大的庆典,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一条宣传语。

 

1.孔子是一位率真、可爱、伟大的人。 2.作为政治家的孔子,他具有政治热情、政治抱负、政治追求;作为思想家的孔子,他思想纯洁、崇高,具有独立的人格;作为一个凡人,他率真、可爱、具有常人的情感。 3.希望社会安定和谐,人民乐业,生活幸福。 4.阐明了孔子具有率真的个性,不会为了某种政治利益而牺牲自己的独立人格。 5.走近孔子 感悟圣城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比较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回答段后问题。(4分)

  (甲)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象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人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 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乙)一列火车缓慢地驶进了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瘦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他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好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划脚,不加思虑地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地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神智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我位可怜的妇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场上死去。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1.、甲乙两段都以 ___________ 为背景,甲段的主题是表现了小弗朗士等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爱,对普鲁士军队的恨,乙段的主题是 _________________ 。(1分)

2. 、甲段写韩麦尔先生发给学生的新字帖都是“法兰西”“阿尔萨斯”的圆体字,其目的是要从侧面表现在法兰西人民心中,阿尔萨斯永远属于法兰西,绝不属于普鲁士。  乙段写妇人多次重复“一、二、三”其含意是指老妇人对 _______________ 的痛苦诉说,也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 ________________ (1分)。

3.、甲段画“杠子”和乙“一、二、三”的双引用用法一样吗?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选文,回答下面问题(3分):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和“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体现了闻一多什么特点?(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体现了闻一多什么精神?(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请问闻一多先生“巨”在何处?“高”在哪里?(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

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的一生的道路。

1.、结合句子的内容解释第一、二节中两个黑体的词。(每小题0.5分,共1分)(1)涉足:                    (2)萋萋:                                                      

2.、诗歌中的“路”象征了什么?(1分)

答:                                                                     

3.、你怎样理解这首诗的主题?(1分)

答: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1+2+1=4分)

6ec8aac122bd4f6e2007年12月8日,在新西兰的奥克兰,来自85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名环保人士组成“气候急救”的字样,向日前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传达他们要求保护环境的信息。 新华社/法新

某学校七年级三班就此开展了一项语文“关注气候,关注季节”为主题的综合活动。请你协助完成以下的工作。         

    (1)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两项切实可行的子活动项目。

                                                                              

                                                                                           

(2)上图中的350名环保人士来自世界各国,他们用自己的身体组成了“climate SOS”的字样,请你谈谈对这些人的这样的行动的看法和感悟。

                                                                                  

(3)如果要把这项活动推广到学校或你所在的社区,请你为此设计一条醒目的宣传标语。

                                                                               

 

查看答案

看下面两幅图,完成图后问题。(2+2=4分)

6ec8aac122bd4f6e 6ec8aac122bd4f6e

⑴分别给这两幅图命名。A:           图      B:            

⑵请写出一句符合图A画面意境的诗句:                                                                

  请写出一句符合图B画面意境的诗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