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2分) 成全一棵树 ⑴一个平常的春天,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2分)

成全一棵树

⑴一个平常的春天,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向别人讨了几棵树苗。她要把树苗栽在门前。

⑵母亲栽完树后,她的孩子从屋里一拐一拐地走出来。“妈妈,把这棵小树也栽下吧!”孩子的手里擎着一棵树苗。那是她丢弃的一棵。它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孩子吃力地站在母亲的面前。他是她最小的孩子,一出生就残疾。孩子擎着那棵树苗,满眼里都是渴求的光芒。母亲望着孩子站立不稳的腿,她犹豫了。她认为孩子是在做着一件没有结果,同样也没有意义的事情。等看到孩子眼里的那片灼灼的光芒,母亲终于点点头——就算它最终长不成一棵大树。

⑶孩子高兴极了,他小心翼翼地放下树苗,抢着去挖树坑。他人小力气弱,挖得很吃力。母亲要替他挖,他不肯,硬是自己挖成了。孩子挖的树坑比母亲挖得都大、都深。

⑷树苗栽种下了,孩子一拐一拐地拎着水桶,给每一棵树浇水。母亲看着,心里想着,这棵树能长大吗?做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她真的不相信那棵树苗会活过来,会长成一棵大树。

⑸可是不久,那棵树苗和其他树苗一样,也鼓出了叶子。只不过稍迟了几天,叶片稍细小了些。可不管怎么说,它活过来了,它也是一棵树了。

⑹每一天,孩子都要拎着水桶浇树苗。孩子是认真的。他浇水也不厚此薄彼,一棵小树一桶水。那棵由他乞求母亲允许亲手挖坑栽种的小树苗,孩子也只浇一桶水。

⑺小树一天一天长大了。开始的时候,那棵小树明显地不如其他的树壮实,显得有些楚楚可怜。可是第二年夏天,它竟然慢慢地赶上了它们。

⑻这一年冬天,母亲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送她这个残疾的孩子也去读书。而在此之前,她不想,也很难有这个能力让这个孩子去学校。孩子背着母亲用布片为他缝制的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了。他一拐一拐地走向学校,可他的脸上却是永远像春天一样明丽灿烂!

⑼放了学,除了做作业,孩子就浇那几棵树,一拐一拐地拎着水桶奔走在水塘和树之间。春去秋来,那棵本来已经失去了生存资格的树,比别的树更青春更挺拔。

⑽孩子每天都是高高兴兴的。别人送给他一个绰号:阳光。大家都叫他阳光。他也喜欢这个绰号。

⑾几十年过去了,拐腿的孩子已经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这一年,他回到了家乡,母亲早已是满头银发了,儿子归来的消息使她分外高兴,这一天她早早候在门口迎接儿子。和母亲同在门口的还有那几棵树。

⑿他是坐着轿车回来的。他没有让车子进村,在村头他就下来,一拐一拐地走向自己的家。

⒀远远地,他就看到了家门口的树——高大的、快有一抱粗的树。他看见了自己的母亲。她依着树。他心里一热,急急地奔了过去。在那棵他亲手栽种的树下,他把母亲接在怀里。他发现母亲真的老了,身子轻得像一片树叶。他叫了一声娘,就再也说不出话来。

⒁他在老屋里住了半个月,每天都一拐一拐地扶着母亲到树下的青石板上坐,陪着母亲说话。有一天说起身边的树,他忽然神秘地说,“娘啊,你知道这棵树为什么比别的树长得快吗?这里面,有一个谁也不知道的秘密呢!”

⒂母亲望着已人到中年的儿子,望着他那一脸的得意,她平静地笑了,点点头说:“其实娘早就知道了。那树长得高长得快,还不是你每天半夜起来喂它一泡童子尿?开始我也纳闷,后来有一天半夜我悄悄地跟着你,看见你一边喂它一边说小树快快长大吧……孩子,你知道我为什么改变了主意,让你上学堂吗?就是因为我看见你天天半夜里去偷偷喂那树啊!”

⒃他一下子怔住了。

⒄他百感交集。许久许久,他噗通一声跪了下来,跪在了母亲的面前。他明白了。他终于明白了母亲。母亲的心永远是一颗母亲的心。

1.给下列带点的字注音(2分)

擎着(   )       灼灼(   )     拎着(   )     绰号(   )

2.第④段画线句“这棵树能长大吗?做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请联系上下文,品读母亲复杂目光的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⑧段面线句“母亲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请联系全文,写出促使母亲做出这项决定的最主要的一件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②、④、⑧、⑨段中“一拐一拐”共出现4次,作者突出这一细节的用意:一是强调他是个残疾的孩子;二是________________。(1分)

5.从全文看,本文既写了________的经过,又写了________的经过,这两条线索交叉进行,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旨。(2分)

6.第⒄段写道:“他百感交集。”如果你是一个戏剧或电影的编导,请为他设计一段独白。[【独白:戏剧、电影中角色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的话。】(20字左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略 2.(1)那棵树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母亲担心他不会长成一棵大树。(2)孩子做这件事可能没有结果,也没有意义。(3)孩子一生下来就残疾,母亲为孩子的将来忧虑。 3.母亲看到孩子天天半夜偷偷给那树喂童子尿。 4.突出孩子的自强(志坚)回答:做事努力,认真或执著不算全对。 5.孩子成全了一棵树苗   母亲成全了一个孩子。(必须写出“成全”或者类似的说法。) 6.要点:抒发自己的感激之情或者对母亲的赞美。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甘露的秘密》,回答问题。(6分)

蚂蚁和蚜虫的关系简直可以说是亲密无间的,有时候,你会看到一群蚂蚁背着蚜虫川流不息地跑来跑去,那是蚂蚁在给蚜虫搬家。当蚜虫在一片植物上大肆蚕食,只剩下残茎败叶之后,蚂蚁就把这群祸害转移到另一处食物充足的地方去,使蚜虫能够饱食终日,好排泄出更多的蚜蜜来。在蚂蚁搬家的时候,也不会丢下为它提供美餐的好朋友不管。确定了新居之后,小蚂蚁就会把蚜虫一个一个搬到附近的植物上去。蚂蚁不仅是蚜虫的“卫士”,还是蚜虫的“保姆”。冬天临近了,雌蚜排出了一个个越冬卵。蚂蚁很担心这些卵会被冻坏,便不辞劳苦地把它一个个搬到外面晾晒,晒完后再搬回巢去。到了次年早春,蚜卵孵化了,这下又忙坏了小蚂蚁,它又主动承担了喂养小蚜虫的任务。直到春暖花开,蚂蚁又把小蚜虫一个个搬出洞来,放到植物上,让它去啃食鲜嫩的茎叶,以便自己从它的屁股后面捞取一点蚜蜜。(选自《中学生必读文库》)

1.文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蚂蚁是蚜虫的保姆,它作为保姆要为蚜虫做哪几件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全文看,捞取一词体现了作者对蚂蚁怎样的态度?(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中,加点文言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裁如星点(同“才”)寒雪日内集(内部聚集)

B.人烟市肆(店铺)元方入门不顾(顾虑)

C.碧瓦飞甍(屋檐)期日中(约定)

D.下车引之(拉)其家甚智其子(聪明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静谧(安静)踉踉跄跄(走路不稳的样子)

B.御聘(指官府)小心翼翼(谨慎,严肃)

C.无双(没有第二个能够相比)疲惫不堪(忍受)

D.攲斜(倾斜,歪斜)头晕目眩(眼睛昏花)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有全部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头衔葱笼晨曦水波鳞鳞

B.锁事可鄙澄澈兴高采烈

C.肃杀绵延祷告苦心孤指

D.秉告决别女涡心砰砰跳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拼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诱惑(yòu)内疚(jiù)庇护(pì)抖擞精神(soǔ)

B.称职(chènɡ)停泊(bó)脸颊(jiá)莽莽榛榛(zhēnɡ)

C.哞哞(mōu)曲折(qū)虐杀(nüè)津津乐道(jīn)

D.开辟(pì)嫌恶(è)狩猎(shǒu)踉踉跄跄(qiàn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