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m的两点,甲、乙两小车从P点出发向Q运动,它们运动的s...

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m的两点,甲、乙两小车从P点出发向Q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满分5 manfen5.com

A.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

B.经过6s,乙车离P点10m

C.甲车比乙车早3s通过Q点

D.经过3s,甲、乙两车相距6m

 

D 【解析】 试题分析:A、比较两车速度的大小关系,可采取两种方法:①取时间相同,然后比较路程,路程长的速度大;②取路程相同,然后比较时间,时间短的速度大; B、从图象上找出当时间为6s时,乙车对应的纵坐标﹣路程是多少; C、因为两车都从P点出发向Q点运动,所以P点是起点,Q点是终点.从图象上找出甲车和乙车到达Q点时各自对应的横坐标﹣时间分别是多少,然后算出它们的时间差,看是不是3s; D、从图象上找出当时间为3s时,两车图象各自对应的纵坐标﹣路程分别是多少,然后算出它们的路程差,看是不是6m. 【解析】 A、由图象可知,当甲车和乙车都行驶10m的路程时,甲车的行驶时间是2.5s,乙车的行驶时间是5s,由于t甲<t乙,所以v甲>v乙,故选项A不正确; B、由图象可知,当时间为6s时,乙车行驶的路程是12m,此时乙车离P点(因为两车都从P点出发,所以P点是图象上的原点O)为12m,故选项B不正确; C、因为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m的两点,所以P点是起点(图象上是点O),Q点是终点(Q点位于纵轴的10m处).那么当两车的纵坐标都是10m时,甲车对应的时间是2.5s,而乙车对应的时间是5s,两车相差的时间是t乙﹣t甲=5s﹣2.5s=2.5s,所以甲车比乙车早2.5s通过Q点,故选项C不正确; D、由图象可知,当时间为3s时,甲车行驶的路程是12m,乙车行驶的路程是6m,两车相距s甲﹣s乙=6m,故选项D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速度公式分析图象的能力.本题有一定的难度,难度在于图象上并没有标出P点和Q点,而要解答本题就需要我们先分析出P点和Q点分别位于图象上的什么位置,要找出P点和Q点的位置,就需要根据题意去分析,所以该题也考查了学生分析题意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磨砂玻璃做教室的黑板是为了克服漫反射

B.看到池子里的水深比实际的浅是由于光的折射所致

C.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D.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彩色光是由白光组成的

 

查看答案

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词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

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

 

查看答案

在我县举办的青少年科技节上,某中学天文爱好兴趣小组自制一台天文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

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物体放大

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

D.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

 

查看答案

2014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大旱.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其原因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查看答案

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水蒸气为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  )

A.凝华、熔化    B.升华、熔化    C.升华、液化    D.凝华、液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