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为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某同学找来不间材质的物体A和物体B若干个做实验. (1)...

为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某同学找来不间材质的物体A和物体B若干个做实验.

满分5 manfen5.com

(1)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该同学通过旋转右侧的平衡螺母使得天平平衡(如图甲所示).老师指出这样操作错误,这是因为     

(2)该同学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      g.

(3)经过一系列实验该同学得到了多组数据,很据数据分别画出了物体A和物体B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不同物质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选填“相同”或“不同”)正因为如此,物理学引入了“密度”概念,由图象丙知:实验所选用物体A的密度为      kg/m3

 

(1)在称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2)37.4;(3)相同;1.2×103. 【解析】 试题分析:(1)要做对本题,必须知道平衡螺母和游码的作用,平衡螺母是用来调节横梁平衡的,游码是在称量时辅助砝码使横梁平衡的; (2)称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天平重新平衡后,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3)结论的成立离不开前提条件,所以要由数据得出结论,就需要先找出表格中相等的量,然后在这个等量关系的条件下,去比较其它几个物理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即可得出结论. 【解析】 (1)天平称量前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称量时不能再动平衡螺母,称量时若靠砝码不能使横梁平衡,再通过调节游码使横梁平衡. (2)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指针左偏说明左端下沉,右端上翘,应该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标尺的分度值是0.2g,游码左侧指在2g后面第2个小格上,因此物体质量为20g+10g+5g+2g+0.2g×2=37.4g. (3)由于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而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相同.这说明不同物质在某种性质上存在差异,为了描述这种差异,物理学中引入了密度这个物理量,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图中所示物体A的质量是30g时,其体积是25cm3,则物体A的密度ρ===1.2g/cm3=1.2×103kg/m3. 故答案为:(1)在称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2)37.4;(3)相同;1.2×103. 【点评】本题考查固体密度的测量,天平称量前游码必须拨到零刻度线,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称量时靠砝码不能使横梁平衡,通过调节游码使横梁平衡,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某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如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1)先将点燃的蜡烛、光屏分别置于光具座上透镜的两侧,再调整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     

(2)将蜡烛先后;两次放置在25cm和35cm处,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大小不同的两个像,比较两次所成的像,当蜡烛位于光具座上的      刻度处时,所成的像较大.

(3)若蜡烛远离凸透镜,还想再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应将光屏适当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

(4)随着蜡烛不断燃烧,光屏上烛焰像的位置会逐渐发生偏移,为了使像扔能成在光屏中央,则可以适当地将凸透镜向      (选填“上”、“下”、“左”、“右”)调整来实现.

(5)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标尺45cm刻度线处,这时应从      (填“左”或“右”)侧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此时观察到像的性质是     

(6)如果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以后,不小心将一个不透明的小圆纸片贴在凸透镜的中央,则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所成的像     

A.中央有个黑斑      B.变亮,且完整

C.变暗,但完整      D.残缺不全.

 

查看答案

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甲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     

(2)图乙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查看答案

甲物质的密度为5g/cm3,乙物质密度为2g/cm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3g/cm3.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  )

A.5:2    B.2:5    C.5:4    D.4:5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是赛艇选手进行比赛的场景,当选手用力划艇时,使艇前进的力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人对浆的作用力

B.船对水的作用力

C.水对浆的作用力

D.水直接对艇的作用力

 

查看答案

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也别有趣味,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密度减小

B.“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质量不变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

D.“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的过程中密度不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