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31日,中国选手苏炳添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男子100m比赛中,以9秒99的成绩获得第三名,成为当今跑得最快的黄种人,在这次100m比赛中,苏炳添的平均速度约为( )
A.0.1m/s B.1m/s C.10m/s D.100m/s
如图是考察探险队乘坐的橡皮船,在长江上游顺流而下,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长江为参照物,探险队员是静止的
B.以橡皮船为参照物,江水是运动的
C.以岸上的树木为参照物,探险队员是静止的
D.以探险队员为参照物,橡皮船是运动的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频率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
C.汽车禁止鸣笛,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下列的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35℃
B.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6m/s
C.一根新铅笔的长约为17cm
D.一份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100g
某同学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时.
[器材有]:托盘天平、金属块、量筒、刻度尺、盐水、烧杯、水、细线等.
[步骤为]:
A.在烧杯中盛盐水,用托盘天平称出它们的质量m1=53g;
B.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横梁平衡;
C.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28.4g;
D.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并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如图).
(1)需用的器材是: .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 .
(2)盐水的质量m= g,V= cm3.
(3)计算密度的公式: .盐水的密度是 kg/m3.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 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是 (填“实”或“虚”)像.
(3)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