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我国约有4亿人需配戴近视或远视眼镜,组成眼镜主要材料的部分技术指标如表所示. 树...

我国约有4亿人需配戴近视或远视眼镜,组成眼镜主要材料的部分技术指标如表所示.

 

树脂镜片

玻璃镜片

铜合金

钛合金

透光量

92%

90%

密度(kg•m﹣3

1.3×103

2.5×103

8×103

4.5×103

性能

较耐磨损

耐磨损

较耐腐蚀

耐腐蚀

(1)若要你选择,你会选择什么样的镜片?说明理由.

(2)一块体积为5×10﹣6m3的树脂镜片的质量是多少?

(3)一副铜合金镜架的质量为3.2×10﹣2kg,若用钛合金代替铜合金,则镜架的质量是多大?

 

(1)选择树脂镜片;因为树脂镜片不但透光度好,而且质量相对较轻; (2)6.5g; (3)18g. 【解析】 试题分析:(1)从题目所给数据中可以看出树脂镜片的透光度好,且密度小,同样体积的镜片质量小; (2)确定选择镜片的密度和体积,根据公式m=ρV可求该副眼镜的镜片质量; (3)已知铜合金镜架的质量,根据公式V=可求铜合金镜架的体积,若以钛合金代替铜合金,镜架的体积不变,根据公式m=ρV可求这副钛合金镜架的质量. 【解析】 (1)我会选择树脂镜片,因为树脂镜片不但透光度好,而且质量相对较轻. (2)由ρ=,可得,树脂镜片质量: m=ρ树脂V树脂=1.3×103kg∕m3×5×10﹣6m3=6.5×10﹣3kg=6.5g; (3)由ρ=,可得,铜合金镜架的体积: V镜架===4×10﹣6m3; 镜架体积不变,以钛合金代替铜合金,这副镜架的质量: m钛镜架=V钛合金ρ钛合金=4×10﹣6m3×4.5×103kg∕m3=18×10﹣3kg=18g. 答:(1)选择树脂镜片;因为树脂镜片不但透光度好,而且质量相对较轻; (2)该副眼镜的镜片质量为6.5g; (3)以钛合金代替铜合金,这副镜架的质量是18g. 【点评】本题考查质量、体积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要学会从题目所给信息中找到有用的数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心系奥运,重在参与.小林同学每天坚持锻炼身体.某天,他绕学校运动场跑了800m,前200m用了40s,则该同学在这200m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若该同学保持这个平均速度不变,他跑完全程共需用多少时间?

 

查看答案

用焦距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

满分5 manfen5.com

(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      (选填“较亮”或“较暗”)一些,此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后逐渐变短,则光屏上烛焰的像也将逐渐向      移动.

(2)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将所缺的实验数据和像的性质补充完整.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30

15

2

20

20

倒立、等大的实像

3

15

倒立、放大的实像

4

6

正立、放大的虚像

请根据实验序号4的成像规律,写出在生活中的一个应用 ③     

(3)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用遮光布遮住凸透镜的下小半部分,则所成的烛焰的像为      (选填“不完整的像”、“亮度相同的完整像”或“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

(4)晓红在早上9:00利用太阳光进行观察凸透镜焦点的活动,她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她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你认为她这种活动过程存在的问题是:     

 

查看答案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满分5 manfen5.com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使天平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盐水的质量是      g.再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盐水的密度为      kg/m3

(3)小聪同学在实验中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倒入盐水后测出其总质量m2.在将盐水倒入量筒的过程中,发现由于盐水较多,无法全部倒完,他及时停止了操作.同组同学讨论后认为仍可继续完成实验,于是小聪读出此时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又加了一个步骤,顺利得出了盐水的密度.你认为增加的步骤是:      ,请帮小聪写出计算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    

 

查看答案

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请你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设计一个实验,对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其中一个因素进行探究,并完成下列自主学习活动报告,在小组内进行展示交流.

(1)写出你选用的物品:     

(2)简述实验过程及现象:                                                         

(3)得到的结论:     

 

查看答案

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

满分5 manfen5.com

(1)实验时,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      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

(2)分析图乙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3)小明在第9分钟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有一段时间水温依然保持不变.如图乙所示,这段时间内烧杯底部的温度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杯内水的温度,原因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