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器材: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光屏各一个,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还缺少的器材是 ,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 .
(2)在竖直的玻璃板前放点燃的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 (选填“前”或“后”)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4)当蜡烛A像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如图,蜡烛A和B可以放在刻度尺上通过前后移动来观察像的大小情况,实验中使用刻度尺,其主要目的是
A.观察能否成像 B.观察像的大小 C.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D.观察像的虚实
(6)实验中,仔细观察像的位置,会看到平面镜中有两个像,请你分析产生两个像的原因: .
航天员要在完全失重的太空轨道舱中进行体能锻炼,下列活动可采取的是( )
A.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B.在跑步机上跑步
C.举哑铃 D.引体向上
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手套表面有凸点
B.
给齿轮加润滑油
C.
运动鞋底有鞋钉
D.
用力握紧球拍
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
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
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
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
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
铅笔好像“断”了
B.
平面镜成像
C.
影子游戏
D.
雨后彩虹
以下关于声音的说法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真空能传播声音
B.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C.秋天,蝉趴在树上某个地方也能发出声,说明发出声音时物体不需要振动
D.人们利用声呐技术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