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小明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想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家中一祖传金属块的密度.但苦于家中没有...

小明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想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家中一祖传金属块的密度.但苦于家中没有天平和量筒,于是他做了如下实验:先用电子称测出一个空玻璃瓶的质量为225 g;再装满水,测得总质量为690 g.将水倒出,烘干玻璃瓶,将金属块缓慢放入玻璃瓶中,测得玻璃瓶和金属块总质量为2325g,然后再向玻璃瓶中加水至满,测出三者总质量为2590 g.

(1)金属块的质量;

(2)玻璃瓶的容积;

(3)查表,金属块最有可能是何种材质?

物质

密度(g/cm3

物质

密度(g/cm3

19.3

8.9

10.5

7.9

 

(1)玻璃瓶的容积为465cm3; (2)金属块的质量是2100g; (3)查表知,金属块最有可能是银. 【解析】 试题分析:(1)已知空玻璃瓶的质量和装满水后的总质量,可以得到玻璃瓶所盛水的质量;已知水的密度和质量,可以得到水的体积,玻璃瓶的容积等于水的体积; (2)已知玻璃瓶的质量和放入金属颗粒后的总质量,可以得到金属颗粒的质量; (3)已知玻璃瓶、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以及加满水后的总质量,可以得到加入水的质量;已知水的质量和密度,可以得到加入水的体积;已知玻璃瓶的容积和加入水的体积,可以得到金属颗粒的体积;已知金属颗粒的体积和质量,利用公式ρ=得到金属颗粒的密度,将计算结果与密度表进行比较,就能确定金属的种类. 【解析】 (1)玻璃瓶盛满的水的质量为m水=m1﹣m0=690g﹣225g=465g, 由ρ=, 玻璃瓶的容积为V0=V水===465cm3; (2)金属颗粒的质量为m=m2﹣m0=2325g﹣225g=2100g; (3)金属颗粒之间水的质量为△m=2590g﹣2325g=265g 这些水的体积为△V===265cm3 金属颗粒的体积为V=V0﹣△V=465cm3﹣265cm3=200cm3 金属颗粒的密度为ρ===10.5g/cm3=10.5×103kg/m3,查表知,这种金属可能是银. 答: (1)玻璃瓶的容积为465cm3; (2)金属块的质量是2100g; (3)查表知,金属块最有可能是银.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密度及其变形公式的应用,得到金属块的体积是求解密度的关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5年10月9日,重庆市青年教师初中物理优质课大赛在西南大学附中举行,李老师前往听课乘坐出租车时,司机给他提供的发票如图所示,请根据发票中的有关信息.求:

(1)该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该出租车这段时间行驶的平均速度.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如图是公路上的交通标志牌:

满分5 manfen5.com

(1)右边的80表示从标志牌起汽车的速度最大为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图中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达鹅公岩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要多少小时?合多少分钟?

 

查看答案

元旦节,小明在美丽的九龙滨江公园玩耍时,捡到一小块漂亮的大理石,他想知道大理石密度的大小,就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对这小块大理石进行测量.

满分5 manfen5.com

(1)小明把天平放在      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      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小明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小明把小大理石块放在天平的左盘,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这块大理石的质量为      g.

(3)小明用细线拴好大理石块,把它浸没到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乙、丙所示,则大理石块的体积为      cm3,由此可算出大理石的密度为      kg/m3.这里“适量水”的含义是     

(4)小明发现:大理石放在水中时会吸水,由此判断,小明测得大理石的密度值与它的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大”),理由是     

 

查看答案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

满分5 manfen5.com

(1)他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使之在光屏上形成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cm.

(2)为了能使像清晰地成在光屏的中心位置,如图乙所示,要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的像已不在光屏中心,为了使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心,应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光屏.

(3)当烛焰距离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会出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该像是            的实像,此成像规律常应用在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上.

(4)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5)将蜡烛向凸透镜方向移动,若在光屏上还能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查看答案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为完成本次实验,由下表中的数据表明,他们选用的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应为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2)小明在帮助老师准备实验时,发现开水倒入烧杯后,温度很快就降到了如图甲所示,其示数为      ℃.

(3)小明用图乙所示的装置给水加热,在安装此装置时,应先固定      (铁圈M或铁夹N)的位置;确定当温度达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在看到水沸腾现象后,小明就立即熄灭酒精灯停止实验.在评估与交流环节,同学们认为小明的实验仍存在不足,并对水沸腾后小明还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提出了如下的一些建议,其中正确的是

A.调大酒精灯火焰,继续加热直到水温达到100℃

B.撤掉烧杯上的纸板,继续加热直到水温达到100℃

C.撤去酒精灯,继续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记录数据

D.继续用酒精灯加热几分钟,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记录数据

(4)小明用图乙所示的装置给水加热直至水沸腾,所作“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丙a,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需要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下降”).

(5)小强实验时去掉图乙烧杯上方的盖子,在水的质量、加热条件不变时,他所作的实验图象应该是图丙中的      (选填“a”、“b”或“c”).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