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机械效率知识后,全班同学对“斜面的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这一课题提出了一些值得探究的猜想:
A.斜面的机械效率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B.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跟斜面的长度有关;
D.跟物体的重力有关.小刚同学为了证实其中的部分猜想是否正确,设计方案并进行了探究,下表反映了他的探究过程.
试验 次数 | 斜面 倾角 | 斜面粗 糙程度 | 物重 G/N | 斜面 高度 h/m | 沿斜面 拉力 F/N | 斜面长 s/m | 有用功 W有用/J | 总功 W总/J | 机械 效率 η(%) |
① | 30° | 粗糙 | 1 | 0.5 | 0.7 | 1 | 0.5 | 0.7 | |
② | 30° | 稍光滑 | 1 | 0.5 | 0.6 | 1 | 0.5 | | 83 |
③ | 45° | 粗糙 | 1 | 0.7 | 0.9 | 1 | | 0.9 | 78 |
(1)请你替小刚在上表中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数据(小数位参照表中相关数据).
(2)通过对比实验①②数据,可验证猜想______(填写字母).
(3)通过对比实验①③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当其它条件一定时,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______.
(4)若要验证猜想D,应控制斜面的长、斜面的倾斜程度和______不改变.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星中学初三年级的课外兴趣小组为了完成指导老师安排的“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这一任务,按照如图1所示的实物图进行实验(小灯泡上有“2.5V”字样).在实验中,同学们得到了如下表的数据.
试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灯泡两端的电压U/伏 | 0.5 | 1.0 | 1.5 | 2.0 | 2.5 | 3.0 |
通过灯泡的电流I/安 | 0.18 | 0.22 | 0.26 | 0.30 | ______ | 0.34 |
灯泡发光情况 | 从微亮到逐渐变亮 |

(1)根据实物图,在右边的虚框内图2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请你将数据填入表格中的空格处.此时小灯泡的电阻是______Ω(保留一位小数).
(3)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灯丝中电流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灯丝的电阻变化是______,进一步分析表明:______.
查看答案
小明骑自行车上学途中,要经过一段上坡路.他思考: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他发现车子的初始速度越大,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就越长.这是因为车子的初始速度越大,它的初始动能也越大,上坡过程中增加的
就越大.
(2)他进而又提出两个猜想:
猜想一: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
猜想二: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斜坡的倾角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一,他将与水平面平滑连接的长木板以一定的倾角θ固定,如图甲所示.实验时为了让不同质量的小木块以相同的初始速度滑上长木板,请你在甲图中的虚线框内为小明设计一实验装置,并说明使用该装置进行实验时的操作要点:
小明发现当不同质量的木块以相同初始速度滑上长木板时,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均相同.这说明猜想一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在验证猜想二的实验中,小明让一木块以相同的初始速度分别滑上不同倾角的长木板,测得的数据记录如下表:
次数 | 1 | 2 | 3 | 4 | 5 |
木板倾角θ | 10° | 30° | 53° | 75° | 85° |
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m | 0.50 | 0.40 | 0.36 | 0.39 | 0.43 |
根据表中数据请在图乙中描点作出S---θ图象.由图象可知木块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与倾角θ的定性关系是
.
查看答案
十堰是全国闻名的汽车城,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商用车生产基地,产品包括载重车、客车、专用车及其零部件.已知某型号的载重车在一段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10.08km,所用时间是8min,消耗燃油3L(假设燃油完全燃烧),汽车发动机在这段时间内的功率为63kW.若燃油的密度是0.8×10
3kg/m
3,热值为3.15×10
7J/kg,求:
(1)汽车行驶速度是多少?
(2)汽车行驶过程的牵引力是多大?
(3)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质量为48kg的小华同学骑着一辆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运动500m,所用时间为100s.假设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其体重的1/12.求:在这段过程中,该同学所做的功率(取g=10N/kg)
查看答案
电阻R
1、R
2串联接在电路中,R
1两端的电压为3伏,R
2两端的电压为9伏,R
1+R
2=600欧,求:
(1)电路总电压;
(2)电路中的电流;
(3)电阻R
1和R
2的阻值.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