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小聪同学用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做如图所示实验. (1)实验目的是研究___...

小聪同学用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做如图所示实验.
(1)实验目的是研究______的规律.在实验中关键的问题是设法确定像的位置.仔细想想,实验时的具体做法是______.我们这样确定像的位置,凭借的是视觉效果的相同,因而可以说是采用了______的科学方法.
(2)现通过实验,获得如下数据: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cm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1010
1515.1
2525
该实验中______(填“能”或“不能”)用平面镜替换玻璃板.
(3)从这些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4)第二组数据略有差别,称为误差,这是实验过程中允许的,导致误差的原因可能有______等.(举出一个可能原因)
(5)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火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像.

manfen5.com 满分网
(1)该实验是研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 实验的做法是:点燃前面的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进一步观察A、B两只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B与A的像重合,把B的位置当成是A的像的位置. (2)用玻璃代替平面镜是由于玻璃既能成像又能透过玻璃确定出像的位置. (3)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4)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物与像应是等大的,且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若不相等,可能是数读的不准,或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与像没有重合或玻璃板有厚度. (5)平面镜成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于一点形成的,用光屏接收不到,说明成的像是虚像. 【解析】 (1)由图知,该实验是研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 具体做法:取两只蜡烛,一只点燃在玻璃板前,一只不点燃,在玻璃板后,使后面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后面蜡烛的位置就是前面蜡烛的像的位置,这是一种等效替代的方法. (2)平面镜不能透光,只能反射光,不能确定出像的位置. (3)从这些数据可知,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和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由此得到的结论是: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4)第2次测量数据略有差异,可能是像与代替的蜡烛没有完全重合,或者用刻度尺时,读数不准确. (5)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光屏接收不到,只能用眼睛观察到. 故答案为: (1)平面镜成像;用另一只等大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等效替代; (2)不能; (3)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4)像与代替的蜡烛没有完全重合; (5)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明同学在湖中乘船游玩时,发现水面下某处有一只青蛙(如图所示),他用激光灯照射到了这只青蛙.请你在图中画出小明在照射青蛙时的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暑假,几位同学到野外游玩,到了一个岩洞洞口时,带的手电筒出了故障,里面黑呼呼的,还有“呜…呜…”的声音传出,好奇的小勇想进去看看,但又有点怕,聪明的小慧将包里的小镜子举在手上说“我可以让洞里面变亮!”
(1)请在图中画出小慧是如何使洞里面变亮的.
(2)岩洞里的“呜…呜…”的声音是什么原因产生的?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40°,则反射角为    ;若入射角增大10°,反射角将增大    ;入射光线垂直照射平面镜时,则入射角为    查看答案
小明同学身高1.65m,他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为    m,像与他相距    m.若他向平面镜靠近,像的大小将    .(变大、变小、不变) 查看答案
桥在河里的“倒影”和“立竿见影”的影,前者是由光的    引起的;后者是由光的    引起的.从岸上看到游泳池的水比实际的浅,这是由于光的    造成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