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见的一种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车....

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见的一种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车.研究发现,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s1;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s2.如图所示.
manfen5.com 满分网
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水平、干燥的沥青路面上以不同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速度(km/h)反应距离/m制动距离/m
4078
50913
601120
801534
1001954
(1)利用上表数据,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______s(保留两位小数);
(2)分析表中测试数据可知:______是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
(3)一起发生在限速50Km/h路段的交通事故中,交警测得肇事车后留下的刹车痕迹 (制动距离)长为25m.请你根据上表数据判断该司机是否超速?______.(注:该车的制动性能与上述测试用的小车相同)
(1)在反应时间内汽车仍以原行驶速度行驶,根据公式v=将反应距离和原行驶速度代入即可求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但要注意行驶速度的单位用国际单位制单位; (2)分析表中测试的制动距离和对应的行驶速度,找到制动距离和行驶速度的关系; (3)由表可知,车速为50km/h时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然后与刹车痕迹相比较即可判断该车是否超速. 【解析】 (1)根据v=可得: 根据第一组数据反应时间t1==0.63s; 同理,由2、3、4、5组数据可得: t2=0.648s,t3=0.66s,t4=0.675s,t5=0.684s; 该司机的反应时间是t===0.6594s≈0.66s; (2)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三次测试中,随着行驶速度的增大,刹车距离随着增大,所以影响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行驶速度; (3)由表可知,车速为50km/h时,反应距离为9m,制动距离为13m, ∵9m+13m=22m<25m, ∴该车是超速行驶. 故答案为: (1)0.66;  (2)车速;       (3)是超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甲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
(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用的时间为7s,则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时间的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 (选填”快”或“慢”).
(4)下表为小明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请你根据他所测得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S-t图象.
从O点开始的路程s/cm1020304050
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1.252.503.755.006.25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图甲所示,小明用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射向凸透镜,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2)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能成在______
(3)小明在图乙所示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该像是一个倒立、______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生活中人们使用的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靠近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向______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4)当光屏上所成的像清晰时,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与烛焰之间,结果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了.如果想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他应当向______移动光屏.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小明利用天平测一小石块的质量时:
(1)他应将天平放在______工作台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接着,若发现指针左右摆动的幅度如图甲所示,则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从而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manfen5.com 满分网
(2)他测量小石块质量时的情形如图乙所示,其中违反操作规定的是______
(3)规范操作后,经调节天平再次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那么小明所称量物体的质量是______g.
查看答案
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如图所示,如果入射角为40°,则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_
(2)图中的光屏是一个可折转的硬纸板,此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______
(3)小明在实验时,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见表格).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______
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
115°75°
230°60°
345°45°
(4)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了实验探究.
(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cm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______传播的.
(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表声.
(3)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则∠AOB是该光路的______角.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______(填“能”或“不能”)像光一样反射.
(4)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______(填“强”或“弱”)于玻璃板.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