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在物理实践活动中,某活动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们用了A、B两...

在物理实践活动中,某活动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们用了A、B两个焦距不同的透镜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及部分现象准确地记录在下表中:
请你完成下表中①、②填空内容.
凸透镜焦距(cm)物到凸透镜距离(cm)像到透镜距离(cm)像的情况
正、倒大、小虚、实
凸透镜A142047倒立______实像
3026缩小
4022缩小
6018缩小
凸透镜B182080倒立放大实像
3034______
4027缩小
6022缩小
帮助他们分析从表中获得的信息,把能得出的探究结论填在横线上.
(示例)结论一:
在成实像的情况下,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相同时,凸透镜的焦距越长.像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
结论二:在成实像的情况下______
(1)由表中数据可知:f=14cm,物距为20cm,f=18cm,u=30cm,都是2f>u>f;然后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即可得出像的性质; (2)要解决此题,需要认真分析表格中焦距的变化情况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比较焦距相同时,物距和像距的关系.根据它们的变化情况得出结论. 【解析】 (1)①由表中数据可知,凸透镜A:f=14cm,物距u=20cm,2f>u>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②由表中数据可知,凸透镜B:f=18cm,u=30cm,2f>u>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答案为:①放大;②放大; (2)当焦距相同时,物体离凸透镜从20cm到60cm时,像距由47cm到18cm.80cm到22cm,说明物体离凸透镜越远(近),成的像离凸透镜越近(远). 故答案为:在焦距相同成实像的情况下,物体离凸透镜越远(近),成的像离凸透镜越近(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探究声音的特性时,进行如下实验:manfen5.com 满分网
实验如图1示,先拨动张紧的细橡皮筋,再拨动粗橡皮筋,观察先后两次发声时橡皮筋振动快慢及声音的特点,记录如下表:
序号橡皮筋长短橡皮筋粗细振动快慢声音
相同尖锐
相同低沉
实验2如图2所示,两次敲打音叉,观察泡沫球被弹起,第一次轻敲音叉,发现泡沫球被弹起的高度较小:第二次重敲音叉,发现泡沫球被弹起的高度较大,而且音叉前后两次发出的声音是前者较小后者较大.
分析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l)实验1主要是研究声音的______与发声体振动频率的关系: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的______
(2)实验2主要是研究声音的______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的关系:发声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的______
(3)如果还要研究声音的第三个因素,你打算设计一个怎样的实验?请举一例.
查看答案
(1)请在图1中,作出光线由空气中斜射到玻璃时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2)己知点光源A和两条反射光线,试在图2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摄影师给全班同学合影,通过取景框发现站在边上的小明和小刚没有进入取景框,请问摄影师应该怎样做才能照好这张合影?
查看答案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实验前应先调节    的中心位置,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若它们的位置固定不动,移动光屏,在屏上    (填“能”或“不能”)观察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其原因是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在离平面镜前5cm处点燃一支蜡烛,这时镜后的像跟蜡烛的距离是    cm,如果把镜面移动到像处,则像将移动    c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