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上课时,老师的讲话声是通过 传入学生耳中的;敲响的音又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

上课时,老师的讲话声是通过    传入学生耳中的;敲响的音又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而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这种振动往往不易观察,需要将实验效果进行“放大”.“转换法”是中学物理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借助某些物体的特性来研究看不到或不易观察到物质,形象直观. 【解析】 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上课时,老师的讲话声是通过空气传入学生耳中的. 当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音叉的振动使水面溅起水花,即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成水面溅起水花的现象.这是用物理学中常用的“转换法”来研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故答案为:空气,振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雨过天晴后的夜晚,坑坑洼洼的地面还有许多积水,当我们背对月光行走时,我们会觉得是地面更亮一些还是水坑更亮一些呢?说说理由.
查看答案
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蜡烛的焰心、凸透镜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若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把蜡烛分别放在A、B、C、D各点,如图所示,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则:
(1)把蜡烛放在______点时,光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2)把蜡烛放在______点时,光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3)把蜡烛放在D点时,可以成__________________像.
(4)把蜡烛从A点逐渐向C点移动的过程中,光屏上的像到凸透镜的距离______,像的大小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1)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表:
空气中的入射角i30°45°60°
水中的折射角r22°32°40°
玻璃中的折射角β17°24°30°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请写出两条:____________
(2)小明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潜入游泳池中,看游泳池旁边的路灯,觉得路灯不在原来的位置.
你认为这个实验结论是:看到的电灯的位置______电灯的实际位置.(填“高于”或“低于”)
小明用作图方法说明这个结论,下面四幅光路图中,正确的是______
A.manfen5.com 满分网B.manfen5.com 满分网C.manfen5.com 满分网D.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是观察平面镜成像的装置.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要用两支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白纸、光屏、火柴等器材做实验.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
(1)玻璃板的作用是用来替代______,它有两个作用:①______;②______
(2)如果取一支选择任意长度的蜡烛B,可以利用它实现______的目的;如果取的是一支长度和粗细与A相同的蜡烛B,则还可以实现______的目的.
(3)刻度尺用于比较像与物______的关系.
若实验中取得数据如下: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10cm10cm
12cm12cm
16cm16cm
从数据中,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蜡烛A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它的像大小______(选“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将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则像将______移动;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在光屏上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能或不能”).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①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
②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
③如图丙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_
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遥控下成功撞月.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次无声的撞击,这个事实进一步证明了上面第______个现象.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