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下列有关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前必须对...

下列有关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前必须对植物进行暗处理

B. 叶片部分遮光是为了作对照

C. 脱色时用的试剂是酒精

D. 叶片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变蓝

 

D 【解析】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将天竺葵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的目的是:使叶片原来贮存的有机物转运和消耗掉,排除原有淀粉对于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验到的淀粉是在实验过程中形成的,A正确; 对一片完整的叶部分遮光可以与未遮光部分形成以光为变量的对照实验,目的是看看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所以,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时,对一片完整的叶部分遮光的原因是“作为对照”,B正确; 酒精能溶解叶绿素,因此脱色时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避免受到叶绿素的颜色干扰,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所以,“在做‘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中”,脱色时用的溶剂是酒精,C正确; 遮光部分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还是黄白色;叶片见光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所以滴加碘液后,叶片遮光和不遮光部分的颜色分别是不变蓝色和变蓝色,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一位同学,在夏季晴好的一天中,分别于清晨.傍晚.深夜三个时间从同一株绿色植物上摘取极相似的绿叶三片。再将这三片叶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脱去叶绿素,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加碘液染色。染色最深的应是哪个时间取得的叶片(   )

A. 清晨时    B. 傍晚时    C. 深夜时    D. 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

玉兰、海棠等植物在早春时节,当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时,却可以开出满树娇艳的花朵推测这些花瓣中有机物的主要来源,正确的是 

A是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花瓣的

B是花瓣在光照条件下合成的

C是树皮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的

D是叶在上一年制造并储存于树干的

 

查看答案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科学观察需要工具,显微镜就是其中一种常用的工具。

(1)如果观察到物像在视野的右下方,要想把物像调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______________移动。

(2)某显微镜目镜有10×和20×,物镜有8×和45×,用这台显微镜观察,最大放大倍数是______________倍。

(3)当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发现外界光线较弱,这时想看到明亮的视野,应该使用______________光圈、______________面镜。

(4)在进行显微镜对光时,为了看到明亮的视野,应该使______________组部件成一直线。

A.物镜、转换器、反光镜   

B.镜筒、物镜、准焦螺旋

C.物镜、镜筒、载物台     

D.物镜、通光孔、反光镜

 

查看答案

在许多实验中都需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结构。请根据显微镜的相关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e”字,则玻片上写的字是_________________

(2)小刚在视野的左上方看到一个细胞,他想把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朝______________移动。

(3)如果目镜上标有10×,物镜上标有10×,则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被放大的倍数是______________倍;在下图六个镜头中,放大倍数最大的组合是哪两个?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观察法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研究者对研究对象施加不同程度的外界影响

B.研究者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

C.在研究者设计的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

D.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外界影响的条件下进行动物行为的观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