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请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1)大棚内栽种作物,为...

请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1)大棚内栽种作物,为了增产,在增强光照的同时,农民常向大棚内释放“气肥”。“气肥”主要是通过叶片的________进入植物体内,可增强________作用。夜晚农民常把塑料大棚掀开一个小角,使冷空气进入以降低室温,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移栽植物时,常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并剪去大量枝叶,其目的是 __________

(3)农田土壤板结或水淹时,植物受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而栽种植物时要及时疏松土壤和防涝排涝。

 

气孔 光合 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 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抑制了根的呼吸作用 【解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为:,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增加原料能促进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有机物。为了增产,农民常向大棚内施放“气肥”,气肥就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的门户是叶片上的气孔。二氧化碳通过气孔进入植物体内的;温度降低,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就会减弱。到了晚上,农民常把塑料大棚掀开一小角,使冷空气进入以降低室温,低温能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分解,利于增产。 (2)移栽植物时幼根的根毛会有一定的破坏,吸水的能力会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同时一般选择在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因为此时光照不强,会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的蒸发。 (3)农田土壤板结或水淹时,通气状况减弱,根因得不到充足的氧,而影响呼吸,从而影响生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分析下图所示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画面甲中根的表述说明它具有________的功能,完成该功能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

(2)神气的叶表达了自己能为其他器官提供____________的功能,完成此作用所需的原料是____

(3)画面乙中茎“罢工”使叶干渴、萎蔫,这是茎中的________停止工作引起的;正常状态下,如果没有叶的________作用提供动力,茎也难以完成该工作。

(4)画面乙中茎“罢工”使根饥饿难耐,说明茎中的________有运输有机物的作用。

 

查看答案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请分析作答:

(1)若要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若要探究氧气是由绿色植物在光下产生的,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

(2)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____________

(3)有同学利用甲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如下表:

光源与试管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5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5

35

15

6

1

 

据实验结果分析,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丁装置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应对装置进行________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5)请你写出呼吸作用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判断正误

(1)海绵组织比栅栏组织所含叶绿体多。____

(2)立体种植就是各种植物组合种植,越密越好。____

(3)(宜昌中考)植物体的任何部分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____

(4)根毛的结构特点是细胞壁极薄,细胞质多,液泡大。____

(5)植物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动力是蒸腾作用。____

(6)将树枝环剥一圈树皮后过一段时间会发现切口下方有节瘤。____

(7)构成导管的细胞都是活细胞,构成筛管的细胞都是死细胞。____

 

查看答案

取甲、乙两个型号相同的量筒,分别插入一个生长状况相同的天竺葵枝条,摘除其中一个枝条的叶,各注入清水至10毫升,然后将两装置放在光下,每隔10分钟记录量筒液面的读数。结果如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组是实验组

B. 甲组减少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C. 乙组的叶片未被摘除

D. 实验结果说明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查看答案

一绿色植株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选择一片绿叶,把主叶脉剪断(如图所示),然后将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发现B区不能正常制造淀粉,其中原因是B区叶片缺少(  )

A. 叶绿素

B.

C. 二氧化碳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