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下列关于生产措施与实现目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立体种植是为了提高光能利用率 ...

下列关于生产措施与实现目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立体种植是为了提高光能利用率

B给农作物增施有机肥是为了给植物生长提供更充足的能量

C晚上给大棚适当降温是为了降低蔬菜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

D剪掉苗木的部分枝叶,并选择阴天或早晚移栽是为了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B 【解析】 试题分析:立体种植是为了提高光能利用率。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在大棚内种植蔬菜,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提高产量。给农作物增施有机肥后可以被微生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晚上给大棚适当降低蔬菜大棚内的温度,使蔬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以提高蔬菜的产量。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并选择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无机盐的类型及其对植物的作用,蒸腾作用的意义,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春天不是读书天,放个纸鸢,飞上半天。”踏青归来,许多同学的白衣服上染了植物的绿色汁液,欲去除绿渍,最好选用

A凉水       B热水     C酒精      D洗衣液

 

查看答案

凝练隽永的古诗词不仅寄托了人们的情思,还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下列诗句能反映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表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

B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

C.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D细胞核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查看答案

材料一:云南滇池是中国第六大淡水湖,面积1 000多公顷,以前湖水清澈,水生植物丰富,是许多鱼类和鸟类的栖息地,被誉为“高原明珠”,后因水质污染,水葫芦疯长,几乎覆盖了整个滇池,使很多水生生物几乎绝迹。水葫芦,原产南美洲,20世纪70年代作为猪饲料引入我国,现广泛分布于华北、华南、华东大部分省市河流、湖泊和池塘中。上海崇明岛也已成为水葫芦重灾区,不仅鱼类、贝类大量死亡,岛上的鸟的种类和数量也在锐减。

材料二:位于山东省东营市的黄河三角洲湿地,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广阔、最完善、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1992 年确立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区共有植物393种,其中浮游植物4门,116种;蕨类植物3科,3属,4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54科,178属,271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的野大豆在这里广泛分布。鸟类有265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丹顶鹤、白头鹤、白鹤、金雕、大钨、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等7种;其中鹤目鸟类7科20属48种。

(1)材料显示,云南滇池和上海崇明岛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水葫芦的疯长影响其他水生生物生存的原因是                         

(2)材料二划线部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

(3)分析资料,要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保护黄河三角洲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保护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就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请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多种多样的生物是大自然的宝贝财富,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认识并研究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着重要意义。

满分5 manfen5.com

(1)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与梅和竹相比,松的主要特征是                    

(2)扇贝、梭子蟹、黄鱼是青岛市民餐桌上常见的美味海鲜,某同学对这三种动物进行了如右图所示的分类,将动物分为类群①和类群②的依据是                    ;类群③属于        动物。

(3)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堆积构成了珊瑚礁,为海底的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场所和庇护地。珊瑚虫的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            

(4)华枝睾吸虫、蛔虫等人体寄生虫能危害人类的健康,它们虽属不同类群,但都与寄生生活相适应,都具有发达的        器官,请至少写出一种与华枝睾吸虫同一类群的其他动物              

(5)蚂蚁体表的外骨骼除了有保护作用外,还有                 的作用,是对陆地生活的适应性特征;蚂蚁的群体内部有负责生殖的蚁后和雄蚁,有负责觅食、筑巢、照料卵和幼虫等工作的工蚁,还有专司保卫的兵蚁,这体现了社会行为的哪方面特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