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的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如图:西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胡床、椅子、方凳

材料三: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1)材料一的“皇帝”指的是谁?他“耗去大量的生命”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这三幅图画均摹绘自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你能从中提取什么样的历史信息?

(3)材料三评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历史事件的积极作用。

(4)结合三则材料,概括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

 

 

(1)秦始皇(嬴政);抵御匈奴。 (2)这三幅图画形象地反映出了原属少数民族的坐具已开始引入到内地人们的生活中。(意思对即可) (3)事件: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 (4)从对立走向融合 【解析】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皇帝”指的是秦王嬴政。根据材料“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可知修筑长城的目的是抵御匈奴。 (2)根据壁画可以得出的信息有胡床、椅子、方凳是人们平时的坐具。这些原属少数民族的坐具已开始引入到内地人们的生活中。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描述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 (4)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究可知,材料一是对峙关系,材料二反映的是开始交流,材料三反映的是民族融合,由此可知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是由对立走向融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19世纪初,德国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可见,德、法建立学校的主要原因是

A. 顺应工业化发展潮流

B.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C. 提高大众文化水平

D. 人口增长的需要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0000人……”材料显示这次改革

A. 使俄国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

B. 是俄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C. 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 动摇了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

 

查看答案

14~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欧洲农村新的生产关系的代表者是

A. 封建领主

B. 获得自由的农奴

C. 租地农场主

D. 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查看答案

下面两幅图片分别是习近平主席与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现任总统特朗普会晤的照片,它们从侧面反映了近年来的中美关系。新中国成立以后,打破中美关系僵局的历史事件是

 

 

A. 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束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查看答案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出发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

A. “三步走”战略

B. “一带一路”思想

C.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