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宪法是法之统帅,是一国法律的“母法”和根本大法。下列哪项属于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

宪法是法之统帅,是一国法律的“母法”和根本大法。下列哪项属于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第一届政协会议上颁布的,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是中国对民事活动中一些共同性问题所作的法律规定,是民法体系中的一般法;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而制定的法律;D项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所以D项符合题意,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反映了中国工业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是在

A. 洋务运动时期

B. 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C. 大跃进时期

D.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查看答案

毛泽东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落后状况,做了描述:“……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一落后局面的改变开始于

A. “一五计划”时期

B. “大跃进”时期

C. “文革”时期

D.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先后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几次大的政策调整。其中,使土地所有制性质由私有制转专为公有制的是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查看答案

侯永禄是陕西省的一位普通农民,从1940年起他开始写日记,一直坚持到2004年3月。下面的日记内容能够反映20世纪50年代土地改革运动的是( )

A. “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一些人禁不住热泪满面。”

B. “(村里)形成了‘干活磨洋工,吃饭放卫星,的现象。”

C. “干部脱离实际、胡吹虚报产量,和实际相去甚远。”

D. “不管怎么说,大包干就是好,大锅饭就是不怎么样。”

 

查看答案

“虽然从实际情况来讲中国为了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建设。但是,中国获取的战略利益是最大的。它成功地遏制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新中国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材料中“这场战争”是指( )

A. 抗日战争    B. 解放战争

C. 抗美援朝战争    D. 越南战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