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中最激动人心的战略大决战。三大战役胜利的最...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中最激动人心的战略大决战。三大战役胜利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A.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C. 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的结束

D. 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在中国战争史上是空前的。三大战役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选项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是1946年6月至1947年3月;选项B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是1947年3月至6月,选项C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结束是1949年4月南京解放。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时候,日本就开始侵略中国,而大部分史学家则把1937年的七七事变作为全国抗战开始的标志,其原因是(  )

A. 日军进攻北平 B. 事变加速了国共合作的进程

C. 二十九军奋起抵抗 D. 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

 

查看答案

“一送红军,下了山,秋风细雨,缠绵绵。……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这是电视剧《长征》的主题歌,红军被迫离开中央苏区的主要原因是:

A.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B. 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C. “左”倾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D. 美蒋勾结,发动内战

 

查看答案

1929年召开的古田会议是中共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通过的《古田会议决议》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创建初期遇到的重大时代课题。以下史实与古田会议精神相符合的是(  )

A. 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观点 B. 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C. 确立了政治建军的原则 D. 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查看答案

1938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的十七周年纪念日。”材料中“……”指代的事件是(  )

A. 五四运动爆发    B. 中国共产党建立

C. 遵义会议召开    D. 抗日战争的胜利

 

查看答案

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则是一次飞跃。这里的“飞跃”是指辛亥革命(  )

A. 推翻了封建制度 B.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 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