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读《阿拉伯帝国》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方框内写出,622年,穆罕默...

读《阿拉伯帝国》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方框内写出,622年,穆罕默德建方政教合一国家地点的中文名称。

(2)根据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的疆界。

 

 

(1) (2)东起印度河和中国边境,西至大西洋沿岸,北达里海,南接阿拉伯海。 【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610年,穆罕默德开始传教,622年穆罕默德被麦加本地贵族排挤,被迫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政权。 (2)依据所学可知,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东起印度河和中国边境,西至大西洋沿岸,北达里海,南接阿拉伯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定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时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学概要》。后来,查士丁尼又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律》,以上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罗马法民法大全》)。《查士丁尼法典》强调皇权至上,宣扬皇帝的统治是上帝的意志;注重保护私有财产,对有关社会、家庭婚姻、遗产及奴隶等法律问题也做了具体规定。《查士丁尼法典》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这部法典不仅是对罗马法的总结,而且成为后来欧洲国家立法的基础。

根据材料信息判断以下表述:正确反映上述信息的涂“A”;违背了上述信息所表达意思的涂“B”;上述信息没有涉及的涂“C”。

(1)法典颁布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皇帝专制权力和帝国的社会秩序。       

(2)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法典不再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       

(4)法典强调皇权至上,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5)法典是后来欧洲国家立法的基础。       

 

查看答案

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按类别可以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图象史料等。下列属于实物史料的是

A. 雅典卫城遗址

B.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C. 《最后的晚餐》

D. 《马可•波罗行纪》

 

查看答案

文学艺术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被誉为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的法国作家创作的小说是

A. 《英雄交响曲》

B. 《罗密欧与朱丽叶》

C. 《向日葵》

D. 《欧也妮•葛朗台》

 

查看答案

《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恩格斯称它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这表明《共产党宣言》

A. 批判吸收了前人的思想精华    B. 是恩格斯独立完成的著作

C. 是一部影响十分广泛的著作    D. 推动了欧洲工人运动兴起

 

查看答案

沃尔特•拉斐伯在《美国世纪》一书中写到:“在十九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他所描述的这场科技革命中,涉及到的三位美国人是

①爱迪生

②亨利•福特

③莱特兄弟

④卡尔•本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