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下列人物思想符合此观点的是(   )

A. 李鸿章 B. 郑观应 C. 康有为 D. 孙中山

 

A 【解析】 依据题干“(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意思:清政府之所以被打败,是因为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手套。说明当时的中国人只看到了对手的外表,没有看到对手强大的内部原因。结合课本所学,洋务派只看到了西方技术的先进,主张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而未认识到西方强大的根源在于制度先进。李鸿章是洋务派的地方代表人物之一。A项符合题意;郑观应为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其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B项不合题意;康有为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其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C项不合题意;孙中山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人物,其主张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学校的学生用话剧在表演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同文馆(1862)刚创立时的一个 情景,以下选项中符合该场景的是

A. 校园里的男生都是短发    B. 日本老师在生物课上讲解人体结构

C. 一些学生在学习英语    D. 集会上学生都穿着整齐的西装校服

 

查看答案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洋务运动虽然没能达到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洋务运动中客观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措施是(   )

A. 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一批近代企业 B. 创办京师大学堂,“中西并用”“广育人才”

C. 修建京张铁路,废除科举制度 D. 创办大生纱厂,提供引进外资

 

查看答案

19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当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为世界历史发展主流的时候,处于内外交困的清政府,仅仅从器物层面进行了一场师夷长技自强运动。下列关于这一自强运动的表述错误的是

A. 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 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C.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D. 主观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是中国富强起来

 

查看答案

洋务运动被看作是中国近代化实践的起点,这个观点成立的最主要理由是(   )

A. 它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 B. 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 它创办了一批机器大生产的工业 D. 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

 

查看答案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   )

A. 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B.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C. 学习西方的生活方式 D.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