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局面出现于( ) A. 商朝盘庚迁都殷之后 B. 西周建...

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局面出现于(  

A. 商朝盘庚迁都殷之后

B. 西周建立之后

C. 秦统一六国之后

D. 西汉文帝、景帝在位时期

 

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由于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西汉初年,经济凋敝,统治者采取宽松政策,休养生息。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西汉文帝、景帝在位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局面---文景之治,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朝文帝、景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史称文景之治。与这一局面形成息息相关的是(  )

A. 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    B. 推恩令的颁布

C. 盐铁官营的实施    D. 张骞通西域的成果

 

查看答案

    我国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古“丝绸之路”再次成为关注热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1)“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哪个朝代?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的主要历史作用。 

材料二 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对印度展开国事访问时表示,“我邀请莫迪总理下次访问中国时到西安去看看,看看当年玄奘藏经译经的地方”。

——新华社《外国元首访华缘何青睐西安》

(2)分析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玄奘对中印两国交流所做出了哪些贡献?

材料三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宋朝时期的中国正朝着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分析材料三,据所学知识说明宋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主要表现及政策原因。  

材料四 600多年前,明朝皇帝派出一支大型商船队,探索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贸易。这些远征……更重要的是,它们给到访过的那些国家留下了持久的影响。

——(新加坡)李光耀

(4)材料四评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据上述四则材料谈谈古代“丝绸之路”对我们的启示。  

材料五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5)上述材料反映出清朝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结合材料说说你对这一政策的理解。

 

查看答案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政体变革是制度创新,发明创造是技术创新,科学理论诞生是思想创新。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制度创新)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批准……皆为非法。”

(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英国1689年颁布的哪一部法律文件?此文件奠定了英国什么政治体制的基础?

材料二  粉碎国内外反革命叛乱和武装干涉后,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形势非常严峻,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决议: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中小企业可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2)为了摆脱这种困难局面,苏维埃俄国实行了哪一政策?

(科技创新)

材料三  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力量。人类历史上共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动力,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方兴未艾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世界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4)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为汽车、飞机提供动力的机械是什么?

(思想创新)

材料四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5)材料四选自哪一文件?它的发表有什么意义?

 

查看答案

    20世纪,有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领导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救国篇)

材料一:“民族主义,并非遇着不同族的人便排斥他”;“我们并不是恨满族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即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

——孙中山批判革命党内片面“反满”思想的讲话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进行了什么革命?建立了怎样的国家?“恨害汉人的满洲人”的实质是什么?

(建国篇)

材料二:“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致开幕词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什么重要文件?这一文件有什么重要作用?

(富国篇)

材料三:“如果说我们建国以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方面有某种忽略”。“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要逐步发展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邓小平讲话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了“消灭贫穷”,邓小平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怎样的建设道路?

(4)依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三位伟人的共同追求是什么?

 

查看答案

    (光辉的历程)

从1921年到2016年,95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弱小到强大,从幼稚到成熟,从在野到执政,探索出了革命和建设两条辉煌道路。

(从弱小到强大)

材料一 人民军队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习近平总书记说:“建设一支听党指挥、作风优良、能打硬仗的人民军队是强国的必由之路”。

(1)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你认为抗美援朝中哪位战士的行为最能体现习总书记所提出的"听党指挥、作风优良、能打硬仗"的要求?

(从幼稚到成熟)

材料二 遵义会议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到成熟的标志。

(2)通过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3)以 1936 年发生的国内重大事件的解决方式为例,说明中国共产党“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从在野到执政)

材料四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企图恢复抗战前“一党专制、一人独裁”的局面,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合法地位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激烈较量.但是国民党始终不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随后,通过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产党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合法地位,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4)依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谈判桌上的较量"指的是哪一事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始于哪一事件?

(从挫折失误到成就辉煌)

材料五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都经历过挫折,出现过失误。但中国共产党能不断更正自身失误,成功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5)为避免以后建设的失误,从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艰难历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出发,你认为我党最值得坚持的真理性经验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