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自古以来,战争总是与人类发展同行。近代以来,大规模杀伤性的武器不断研制成功,并投...

自古以来,战争总是与人类发展同行。近代以来,大规模杀伤性的武器不断研制成功,并投入战场,对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和巨大的灾难,人类对战争开始谨慎对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判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材料二: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到:“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1)材料一中提到的引爆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2)写出一战前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名称及包含哪些国家?

(3)材料二中的“绞肉机”指的是哪次战役?这次战役被称为“绞肉机”说明了什么?

(4)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设计一条宣传语,表明你对战争的态度。

 

(1)萨拉热窝事件。 (2)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英国、法国、俄国组成的三国协约。 (3)凡尔登战役;说明了一战的残酷性。 (4)珍爱生命,远离战争。(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1)根据所学可知,长期以来由于列强之间的争夺和其他复杂因素,巴尔干半岛素有欧洲“火药桶”之称,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德、奥匈以此为借口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2)根据所学可知,一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逐渐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和英国、法国、俄国组成的三国协约。 (3)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共七十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说明了一战的残酷性。 (4)根据所学可知,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很多人失去了生命,所以我们要珍爱生命,远离战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由于农奴制的存在,发展资本主义工业所需要的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受到限制,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

材料二: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某日本官员语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请写出材料一材料二所指的两次改革的名称和时间?材料一说明了俄国改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具体措施包括哪些?

(3)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改革有何共同影响?

(4)我国目前在深化改革,俄日改革道路对我们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代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

——列宁《给美国工人的信》

材料二:“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黑人奴隶面前……”

——摘自马丁·路德·金1963年8月的演说

(1)材料一中“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指哪次战争?由谁领导了这次战争?

(2)材料二中所说的“一位伟大的美国人”指谁?说出他对美国历史的主要贡献?

(3)材料二中提到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在哪一次战争中签署的?请说出这场战争中签署的另一个文献是什么?请说出这场战争的起止时间?这场战争与材料一中的战争都可用“真正革命”来形容,请说出理由。

 

查看答案

文艺作品来源于社会现实,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交响乐作品是

A. 《英雄交响曲》

B. 《命运交响曲》

C. 《田园交响曲》

D. 《合唱交响曲》

 

查看答案

他的作品反映了19世纪俄国的社会现象,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他是

A. 莎士比亚

B. 伏尔泰

C. 列夫·托尔斯泰

D. 贝多芬

 

查看答案

佛罗伊德说:“人类的自我观念在科学发展的冲击下,受到两次重大打击。……第二次是生物学研究,把人类贬到‘我们都是动物界的子民’,打破了人类一向自以为是万物之灵的固有观念。”造成这次“打击”的人物是

A. 法拉第

B. 爱迪生

C. 达尔文

D. 爱因斯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