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位君主,他“南取百越之地……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指边界、屏障...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位君主,他“南取百越之地……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指边界、屏障)……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他是

A. 秦孝公

B. 秦穆公

C. 秦始皇

D. 汉武帝

 

C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可知意思是:于是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巩固统治,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选项C符合题意;汉武帝时期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考古学家在商朝的多处遗址中,发现青铜器铸造作坊中有较细的分工,有世代从事生产、擅长专精技艺的工匠;生产规模大、技艺水平高;司(后)母戊鼎是典型代表。据材料推断,商朝能够铸造出司(后)母戊鼎的条件有

①分工细致

②技艺精湛

③原料丰富

④规模宏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参观博物馆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图是某同学在国家博物馆看到的展品。据此判断,当时生活在这里的远古人类

A. 已掌握磨制技术

B. 能够制造瓷器

C. 从事渔猎活动

D. 会使用牛耕地

 

查看答案

西欧国家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对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囯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仅是社会中某一阶层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产生了欧洲社会的新政治制度。

——摘自马克思《资产阶级和反革命》

(1)材料一中的“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爆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独立与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南北对峙,国家面临分裂,一位伟大的总统将它从危机中極救。

——摘自《图说天下》

(2)材料二中领导美利坚民族与母邦兵戎相见的是谁?“美利坚”的两次革命战争有什么共同影响?

材料三: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与真理。

——摘自《图说天下》

(3)材料三中该国革命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过程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某国《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允许,国王不能征税;议会议员选举不受国王干涉。该法案确定的政治体制的原则是

A. 君权神授

B. 议会主权

C. 民主共和

D. 三权分立

 

查看答案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很多发明创造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而且至今仍在惠及我们。以下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中,历经百年以上且至今仍为我们广泛运用的有

①蒸汽机

②火车

③汽车

④电灯

⑤电子计算机

A. ②③④

B. ②③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