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始皇问策 (1)图1中的大臣主张实行什么制度?据图2指出李斯对该制度的态度及其理...

始皇问策

(1)图1中的大臣主张实行什么制度?据图2指出李斯对该制度的态度及其理由。(照抄材料不给分)

(2)秦始皇最终实行什么制度来管理地方?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是怎样产生的?这一地方制度的推行有何历史意义?

 

 

(1)分封制。反对分封制不利于中央控制地方,导致周朝灭亡。 (2)郡县制。朝廷直接任免。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解析】 (1)依据材料的图1、图2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为了加强对广阔区域的管理,实行分封制度,李斯对该制度的态度及其理由是反对分封制不利于中央控制地方,导致周朝灭亡。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最终实行郡县制度来管理地方,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是朝廷直接任免的,这一地方制度的推行的历史意义是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儒学与古代科技

材丰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看重医学,就在于医学的治病救人与其提倡的“仁爱”思想相吻合。如东汉“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说:“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灾难与厄运)……”这包含着孔子的·“仁爱”思想。医学成了科学知识(知)和伦理道德(仁)合一的学科,行医就成了仁知合一的化身,对医学知识的精益求精就是有仁德的表现。

古代中国以小农经济为主体,农业的繁荣和儒家憧憬的“仁政”“德政”息息相关。儒学把农业和仁政相联系的“重农”思想,使古代农学也成了仁知合一的学科。在古代农学发展史上,北朝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是古代农学体系形成的标志,其内容丰富,吸取了儒家经典中大量有关农学方面的思想。

——摘编自孙军红《论中国古代科技的儒学化特征》

(1)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材料没有涉及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①《伤寒杂病论》和《齐民要术》是同一朝代的科技著作。

②古代中国医学、农学都是仁知合一的学科。

③古代农学的发展,与社会政治没有直接联系。

④《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2)据材料指出,“仁”的思想在《伤寒杂病论》和《齐民要术》中分别是怎样体现的?(照抄材料不给分)

 

 

查看答案

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是以中国古代一位数学家的名字命名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这位数学家是

A. 顾恺之

B. 锤繇

C. 刘徽

D. 祖冲之

 

查看答案

梁朝名将陈庆之曾说:“长江以北,尽是夷狄。”当时统治“夷狄”的民族是

A. 匈奴

B. 吐蕃

C. 鲜卑

D. 女真

 

查看答案

“(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材料突出说明,魏孝文帝

A. 重视汉族文化

B. 注重学以致用

C. 锐意改革旧俗

D. 潜心文学创作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判断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顺序正确的是

A. 蜀、吴、魏

B. 魏、蜀、吴

C. 魏、吴、蜀

D. 吴、魏、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