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经历的的时间是 A. 6年 B. 8年 C. 10年 D. 1...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经历的的时间是

A. 6年

B. 8年

C. 10年

D. 14年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综上所述,排除ABC。D符合题意。故选择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共七大的历史性贡献是

A. 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B. 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正式形成

C. 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D. 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查看答案

全国抗日战争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久的一次战役是

A. 淞沪会战

B. 武汉会战

C. 第三次长沙会战

D. 平型关大捷

 

查看答案

口号是时代的旋律,能体现中日矛盾已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口号是

A. 外争国权,內除国贼

B. 民主与科学

C. 打倒列强,除军阀

D.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初,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武装斗争的是

A. 熊秉坤

B. 蔡锷

C. 杨靖宇

D. 马本斋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因果关系的搭配中,正确的是

A. 慈禧太后杀害“戊戌六君子”——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B. 1913年宋教仁遇刺——革命党人发起护国运动

C. 红军长征——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D. 国民党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中国东北三省沦为日本殖民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