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史学界普遍认为,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史学界普遍认为,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梁启超的历史分期

史学界的观点

相关的历史事件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一期

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二期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三期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2)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从“改良”到“革命”的两个阶段。请问“革命”阶段的主要领导人是准?他主要的革命活动有哪些?

(3)1919年前近代中国人追求近代化的最终结果如何?对此你有何认识?

 

 

(1)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孙中山。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一位伟人,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担任中国民国临时大总统。 (3)没能使中国独立富强起来。或未能成功或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主要是中国封建势力仍然强大。社会发展的阻力大。西方列强不断地侵略、掠夺中国,严重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为了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为了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先后进行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为了学习西方思想,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革命”阶段的主要领导人是孙中山;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一位伟人,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担任中国民国临时大总统。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都以失败而告终;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封建势力仍然强大。社会发展的阻力大。西方列强不断地侵略、掠夺中国,严重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晚清到民国,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社会各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

B.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

C. 1905年民国政府废除了科举制

D. 上海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查看答案

《近代实业第一人》写道: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他”是

A. 林则徐

B. 张謇

C. 曾国藩

D. 张炳麟

 

查看答案

七七事变后,日军企图一举灭亡中国,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的战役,其中1938年3月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抗战以来最大一场胜仗是

A. 廊坊狙击战

B. 平型关大捷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查看答案

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你认为这个公祭是为了纪念

A. 鸦片战争

B. 旅顺大屠杀

C. 八国联军侵华

D. 南京大屠杀

 

查看答案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是因为

A. 西安事变激化了国共两党的矛盾

B. 张、杨受到了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C. 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

D.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