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曾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政治...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曾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政治篇)

材料一 经过一番辛苦打造,由王室宗亲建立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向心力大大加强,同时也建立起一种类似后来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西周史》

材料二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西周在政治上推行了什么制度?这种制度的实行有何积极作用?

(2)材料二体现了秦朝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

(经济篇)

材料三 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说文解字》

(3)为了解决材料三中的问题,秦朝采取了哪些措施?(答出两条即可)

(文化篇)

材料四 “……是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铸品,原器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它形制雄伟,重达 832.84 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

(4)材料四描述的器物指什么?指出它的地位。

 

(1)制度:分封制。作用:稳定了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了疆土。 (2)特点:皇权至高无上,皇帝日理万机。 (3)措施: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答出 2 条即可) (4)器物:司母戊鼎。地位: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解析】 (1)依据材料一“经过一番辛苦打造,由王室宗亲建立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向心力大大加强,同时也建立起一种类似后来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在政治上推行了分封制。西周建立后,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和奴隶分封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等。西周通过实行分封制,稳定了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了疆土,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2)依据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可知,秦朝的政治制度特点:皇权至高无上,皇帝日理万机。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解决材料四“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中的问题,秦朝采取了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4)依据“大鼎器型高大厚重,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饰华丽……(鼎)高133厘米,长110厘 米,宽78厘米,重约832千克,鼎腹呈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是 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及所学知识可知,这段材料是对司母戊鼎的描述。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 1 世纪,古罗马的执政官恺撒曾穿着丝袍出现在剧场中,轰动一时。后来,穿中国的锦衣绣服,成为罗马上层社会的风尚。

(1)材料一中“凯撒的丝袍”客观上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状况?

材料二 丝绸之路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它是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它东起中国古都长安(今西安)……并可直达古代罗马,总长达 7000 多公里。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丝绸之路的线路及其运输的物品,指出它的开通有何意义。

材料三 2000 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

(3)从材料三看,丝路精神的核心是什么?围绕丝路精神的核心并结合所学史实,谈谈你对“一带一路”现实意义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教育部就 11 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关于以孔子诞辰日为‘中华教师节’的提案”作出积极答复:提案“……具有积极意义”。

——《光明日报》“一件让人欣慰的事”

(1)如果由你写此提案,列举出你以孔子诞辰日为“中华教师节”的主要理由。

材料二    百家争鸣

人物

时期

著作

学派

主要思想

墨子

战国

《墨子》

墨家

 

孟子

战国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反对一切非正义

的战争

庄子

战国

《庄子》

道家

 

韩非

战国

《韩非子》

法家

 

 

(2)请你把材料二的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材料三    公元前 140 年(建元元年),汉武帝刘彻召齐地儒生进京,举贤良对策时,董仲舒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国学网《董仲舒》

(3)材料二中董仲舒提出了什么主张?这一主张对儒家学说在历史上的地位有何影响?

 

查看答案

能够通过下图所示著作查到的史实有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②文景之治

③蔡伦改进造纸术

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⑤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查看答案

河南省南阳市举办文化节时打出了这样的横幅:“借来医圣千秋名,添得药都万般彩。”你知道该地举办的文化节与下列哪一位历史人物有关吗

A. 华佗

B. 扁鹊

C. 张仲景

D. 张衡

 

查看答案

某校七年级同学学习“商鞅变法”时,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下列各项,错误的是

A. 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

B. 乙同学扮演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获得奖励

C. 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将接受爵位

D. 甲同学向全国颁旨废除土地私有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