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由1913年的42%上升到77%...

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由1913年的42%上升到77%,工业生产水平由1913年的世界第5位、欧洲第4位上升为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苏联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是

A. 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 赫鲁晓夫的改革

C.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D.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A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28年到1937年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相继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迅速的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B项赫鲁晓夫改革是在20世纪50年代,改革没有消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C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在20世纪80年代,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D项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列宁在1921年到1925年采取的经济政策。A项符合题意,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1年,美国青年阿曼德•哈默成为第一个获得苏俄石棉矿特许经营权的外国人,他获此经营权源于苏俄的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1936年新宪法

D. 农业集体化

 

查看答案

11月7日晚,彼得格勒的赤卫队和革命士兵占领了除冬宫以外的重要据点,9时45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向冬宫进攻的信号,起义部队于次日凌晨攻占冬宫。以上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 1917年    B. 1918年    C. 1919年    D. 1921年

 

查看答案

“大战历时4年多,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卷入战.....飞机、坦克、毒气首次用于战争......战争期间,双方死伤达3000余万人,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①这场“大战”的性质是反法西斯战争  

②这场“大战”以协约国的失败而告终

③ 科技的不当应用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④战争危害巨大,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A. ②③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一个极端残暴腐败透顶的帝国(奥匈帝国)为了在欧洲争夺霸权,就凭借武力奴役另一个弱小但倔强的民族,并驱使其成员参加一场由于分赃不均而引起的大屠杀。”材料中的“大屠杀”是指

A. 亚历山大东征

B. 美国独立战争

C. 第一次世界大战

D. 第二次世界大战

 

查看答案

此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是一场典型的阵地战和消耗战,双方共伤亡70多万人,有“绞肉机”之称。此战役是

A. 雅克萨之战

B. 萨拉托加战役

C. 凡尔登战役

D. 太平洋战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