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英国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8和19世纪的历史舞台上,一直保持世界头等强...

英国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8和19世纪的历史舞台上,一直保持世界头等强国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秀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二: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不可能。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副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的社会……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一中,作者极力宣扬一种什么精神?他受到欧洲哪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

(2)材料二中,给英王套上的“紧箍咒”是指什么?英国从此创立了何种新的政治制度?

(3)材料三中,英国工业革命创造了一副“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对此,你如何理解?

(4)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崛起的因素有哪些?

 

(1)人文主义。文艺复兴。 (2)《权利法案》(或王权受到限制;或议会高于王权)。君主立宪制。 (3)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工厂多于教堂。 (4)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民主制度;②英国最早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③文艺复兴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④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积极对外扩张,加速资本的原始积累;⑤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等。(回答2点即可) 【解析】 (1)依据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秀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4-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在意大利产生,新型的资产阶级不满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控制,主张肯定人性,否定神性,追求人在现实世界中的幸福,被称为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 (2)依据材料二“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不可能”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规定议会的权利高于国王,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 (3)依据材料三“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副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了动力机器的局限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建立了工厂制度,使得工厂多于教堂。 (4)依据所学可知,英国崛起的因素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民主制度;英国最早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文艺复兴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积极对外扩张,加速资本的原始积累;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19世纪下半期,中日两国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

                                             ——引自《复兴之路》

材料二: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摘自《大国崛起》

材料三:败于日本的中国,竟然很快以敌国为师,许多人留学日本,翻译日书,走上了学习日本、变法图强的道路。历史进入了以变革政治制度为主流的新时期,并掀开了中国近代史的进程。        

——选自虞平和、谢放的《中国近代通史·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1)材料一中,给大清国带来了些许新的气象的是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对近代中国的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日本是通过什么改革摆脱“巨大生存危机”的?这次改革在政治和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弃旧图新”的措施?

(3)材料三中,中国是在哪次战争中“败于日本”的?之后进行了什么改革?

(4)材料二、三中,中日两国同样面临内忧外患的命运,同样有锐意改革的年轻统治者,同样有革故鼎新的作为,为什么日本成功了,而中国失败了呢?

 

查看答案

2018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25周年纪念日。回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毛泽东曾多次在危机时刻,力挽狂澜,使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湖南浏阳县主持会议,讨论秋收起义失败后工农革命军的行动方向问题,经过一夜的讨论,毛泽东终于说服了大家,决定直面敌强我弱的现实,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寻求落脚点,以保存实力,再图发展。          

——李捷《毛泽东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历史任务的实现》

材料二: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新的中央的指挥下,采取机动灵活的运动战方针,四渡赤水,南渡乌江,作出进逼贵阳的姿态,不仅取得了遵义战役歼敌20个团的长征以来第一个重大胜利,而且竟蒋介石调动滇军援黔,红军却乘虚直入,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掌握了作战的主动权。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1)材料一中,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转向农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最初的“落脚点”选在哪里?

(2)毛泽东的这一决策对于中国革命有何重大意义?

(3)材料二中的“会议”是指什么会议?这次会议解决了什么问题?

(4)从毛泽东充满智慧的革命实践中,你得到最重要的启示是什么?

 

查看答案

19世纪的最后三十年,就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充满了“青年时代”所具有的活力,处于高速发展期。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B. 蒸汽时代的到来

C. 资产阶级改革的兴起    D. 电气时代的到来

 

查看答案

科技创新改变人们的生活和世界面貌。下列历史人物与其发明不相符的一组是(  )

A. 美国﹣﹣爱迪生﹣﹣电灯泡 B. 英国﹣﹣斯蒂芬孙﹣﹣火车

C. 德国﹣﹣本茨﹣﹣三轮汽车 D. 德国﹣﹣西门子﹣﹣内燃机

 

查看答案

马克思在《美国内战》中说,“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两种社会制度”斗争的焦点是(   )

A. 国内市场问题    B. 劳动力问题    C. 生产原料问题    D. 黑奴制存废问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