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7年4月2日,尼山春季祭孔大典在孔子诞生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7年4月2日,尼山春季祭孔大典在孔子诞生地曲阜尼山隆重举行。尼山春季祭孔大典自2008年曲阜恢复春季祭孔以来,已经成为一场内涵丰富的儒家文化盛宴,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又是对祭孔大典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与完善,极大地丰富了中外游客在曲阜的文化体验和精神感受,引起了海内外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此次祭孔活动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1)将相应的内容填在下列示意图的横线上。

(2)结合对孔子核心思想的理解,谈谈为构建和谐社会你应该怎样做。

 

(1)孔子;“仁”;战国;“焚书坑儒”;独尊儒术。 (2)围绕孔子的思想核心“仁”,回答出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爱自己的同时也要尊重、理解、体贴、爱护他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生态的和谐;自身也要约束自己,提升自己,坚持自己的理想等。(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解析】 (1)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春秋时期的著名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仁”的思想,后来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继承了他的思想,成为儒家主要的代表人物,提出了“仁政”,主张民贵君轻;秦朝时期,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对儒家思想进行打击;而西汉的汉武帝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构建和谐社会,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爱自己的同时也要尊重、理解、体贴、爱护他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生态的和谐;自身也要约束自己,提升自己,坚持自己的理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校初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商鞅变法”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材料    商鞅变法的措施: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世袭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1)根据材料,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

(2)根据材料,指出商鞅变法确立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措施是什么。

对商鞅变法的评价,黄鹏和刘芳产生了以下分歧:

(3)你认为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查看答案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此神州事事新,再无皇帝管人民。”

(1)中国历史上最早采用“皇帝”称号的是谁?哪一事件使中国从此“再无皇帝管人民”了?

材料二:“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清政府,建设民国……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1903年在檀香山的一次演讲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实现民主共和,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做了哪些努力?

(3)如何科学的评价辛亥革命一直是历史学界争论的问题。

观点一: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国家和社会进步。

观点二: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要求:任选任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两京赋》都描写了汉朝两座都城的繁华。这里的“两都”或“两京”指的是(     )

A. 长安、咸阳    B. 长安、洛阳    C. 东京、洛阳    D. 东京、南京

 

查看答案

后世将刘秀建立的政权称为“东汉”的原因是(     )

A. 其统治区域相对于前朝而言在东方

B. 刘秀起兵于东方

C. 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代表了希望和生机

D. 刘秀政权的都城在前朝都城的东面

 

查看答案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 连年灾荒,百姓无法生活    B. 民族矛盾尖锐

C. 社会动荡不安    D. 秦统治者的暴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