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此神州事事新,再无皇帝管人民。”

(1)中国历史上最早采用“皇帝”称号的是谁?哪一事件使中国从此“再无皇帝管人民”了?

材料二:“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清政府,建设民国……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1903年在檀香山的一次演讲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实现民主共和,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做了哪些努力?

(3)如何科学的评价辛亥革命一直是历史学界争论的问题。

观点一: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国家和社会进步。

观点二: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要求:任选任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说明理由。)

 

(1)秦始皇 辛亥革命 (2)理论上,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实践上,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推动了三民主义的进一步传播;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孙中山领导革命党人进行了一系列斗争。 (3)我同意观点一。 理由: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成果,所以辛亥革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我同意观点二。 理由:辛亥革命有一套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同盟会成立时,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又将其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为核心内容的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而且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与以往革命相比,它是一次更具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解析】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秦朝,自称皇帝;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国从此再无皇帝管人民; (2)依据所学可知,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实践上,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推动了三民主义的进一步传播;1911年10月,孙中山领导武昌起义胜利;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孙中山领导革命党人进行了一系列斗争。 (3)开放性题目,依据所学可知,我同意观点一。理由是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成果,所以辛亥革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两京赋》都描写了汉朝两座都城的繁华。这里的“两都”或“两京”指的是(     )

A. 长安、咸阳    B. 长安、洛阳    C. 东京、洛阳    D. 东京、南京

 

查看答案

后世将刘秀建立的政权称为“东汉”的原因是(     )

A. 其统治区域相对于前朝而言在东方

B. 刘秀起兵于东方

C. 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代表了希望和生机

D. 刘秀政权的都城在前朝都城的东面

 

查看答案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 连年灾荒,百姓无法生活    B. 民族矛盾尖锐

C. 社会动荡不安    D. 秦统治者的暴政

 

查看答案

《三字经》中“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的“七雄”是指(  )

A. 齐、楚、秦、燕、赵、魏、韩    B. 齐、楚、秦、赵、魏、宋、韩

C. 齐、楚、晋、燕、赵、魏、韩    D. 吴、楚、秦、燕、赵、魏、韩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校七年级(1)班小雨同学在历史学习中制作的“中国朝代更替”示意图( 部分)。与图中②对应的朝代是(  )

中国朝代更替示意图(注:“BC”公元前;“AD”公元后)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