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

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理解最合理的是

A. 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 战后列强获得贸易特权

C. 战后列强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D. 侵华方式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

 

D 【解析】 结合题文,依据所学可知,“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这说明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甲午战争后,1895年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这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由原来的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引起了严重的民族危机,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故D选项符合题意;甲午战后《马关条约》签订使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在这种情况下,19世纪末,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一些代表人物(以张謇、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主要代表)宣扬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即实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的实业救国的思想,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故A选项说法错误应排除;B选项的说法本身与题文不符,应排除;C选项与题文中提到的侵华方式的变化无关,故应排除;所以本题应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所示海祭活动,是为了纪念

A. 廊坊狙击战

B. 黄海海战

C. 威海卫战役

D. 天津保卫战

 

查看答案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这段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体现在

A.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B. 没有涉及政治改革

C. 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历程

D. 创办一系列军事和民用企业

 

查看答案

1865—1895年,洋务派创办了26个制造枪炮、弹药和舰船的工厂。其主要目的是

A. 实现“自强”

B. 追求平等

C. 争取民主

D. 实业救国

 

查看答案

“奕、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按照这个人物归类标准,下列该归入此类的人物是

A. 魏源

B. 孙中山

C. 谭嗣同

D. 李鸿章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轨迹示意图,其中②处指

A. 金田起义

B. 定都天京

C. 天京事变

D. 天京陷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