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最后审定解放农奴的改革方案时说:“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最后审定解放农奴的改革方案时说:“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下列叙述最能体现这句话意思的是

A. 改革使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 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 改革会保留大题的封建残余    D. 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 【解析】 根据材料“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可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所以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C符合题意。A项是农奴制改革的内容;B项是农奴制改革的性质;D项是农奴制改革的影响。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学习历史要注重理清线索,进行横、纵比较。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光荣革命②俄国 1861 年改革    ③大化改新④巴黎公社

A. ②③④①    B. ③②①④    C. ②③①④    D. ③①②④

 

查看答案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讲时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比从下面解决要好得多。”这表明(   )

A. 农奴没有获得解放    B. 农奴制危机严重

C. 改革没有推动俄国发展    D. 改革是封建性质

 

查看答案

在图文中捕捉历史:

上面两幅图片与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有关。

(1)请问: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是指什么事件?

(2)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几月?召开了哪次会议

(3)图(1)的地点分别在什么地方?

(4)“开天辟地”的大事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长河里流动着不竭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重返五四现场)

材料一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五四传单:《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原载《每周评论》1919年5月11日

(1)根据材料一可知,是什么引发五四运动?

(2)结合材料分析,五四运动中的哪一口号体现了它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材料二 5月4日,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云集天安门示威游行; 5月11日,上海成立学生联合会。14日,天津学生联合会成立。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的学生和工人也给予支持。5月19日,北京25000名学生再次总罢课,之后开展演讲、抵制日化、发行爱国日刊等活动,并组织“护鲁义勇队”。6月5日,全国各大城市罢课、罢工、罢市、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6日、7日、9日,上海的电车工人、船坞工人、清洁工人、轮船水手,也相继罢工,总数前后约有六七万人,全国22个省150多个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反应。

(3)根据材料二,说说五四运动大致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运动中心与主力的变化) 

(4)结合材料和所学认识到五四运动是中国                   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           基础。

(盘点五四遗产)

(5)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五四精神的基本内涵。90多年来,五四精神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被人们不断地提炼和升华到新的境界。你认为在90后的青年身上,应该看到哪些精神?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谈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 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借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2)图3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的指导思想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4)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它的发生在近代有何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