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政,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材料二  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提前起义。……第二天,起义军占领武昌。接着,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孙中山

材料三  ……追根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下了这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旗帜是什么?材料中“民族革命”“政治革命”指什么内容?

(2)根据材料二,这里的“起义”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材料二中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的标志是什么?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革命成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1)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民国 (2)武昌起义 (3)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来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4)民主、科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只要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政,故要社会革命”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旗帜是三民主义;材料中“民族革命”指的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政治革命”指创立民国。 (2)根据材料二“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提前起义。……第二天,起义军占领武昌。接着,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领导了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史称武昌起义。 (3)依据材料二的内容,依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建立中华民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来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4)依据材料三“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下了这滔天的大罪”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的看待传统文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们想通过努力,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共使,无人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材料二  “他们注重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制造船炮,镇压人民,维护封建统治。”

材料三  “他们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四  “他们提出‘扶清灭洋’口号,鲜明地表达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同时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

(1)四则材料分别是哪些政治派别的主张?

(2)针对这四种思想,这些政治派别分别兴起了什么运动?

(3)材料二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推进,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放任自流,数十年后“中国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粮”。人民痛感鸦片危害,强烈要求禁烟。

材料二  北京西效,青山绿水,风景优美。清朝几代帝王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历时150年,在这里建造起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这座皇家园林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洗劫一空(如下图)。

材料三  钓鱼岛问题的由来始于近代史上日本对中国领土的侵略。1895年1月14日,日本政府不等战争结束便迫不及待地通过“内阁决议”,单方面决定将钓鱼岛划归日本。

材料四  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依据材料一,禁烟运动的领导人是谁?

(2)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由此签订了什么条约?

(3)根据材料二,这座皇家园林名称是什么?

(4)追根溯源,根据材料三,钓鱼岛问题源于哪场战争?

(5)材料四是哪一条约的内容?给中国造成了怎么样的影响?

 

 

查看答案

小明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中有“1923年初”“林样谦”“吴佩孚”等内容,据此你认为他们研究的历史事件是:

A. 五四运动

B. 中共一大

C. 中共二大

D.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查看答案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地点是  

A.北京                            B.长沙

C.广州                           D.上海

 

查看答案

五四青年节是为弘扬五四爱国精神而设立。五四运动中提出的口号里最能反映其反帝反封建性质的是(   )

A.废除二十一条                  B.还我青岛

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D.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