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世界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下列属于古代西亚地区文明的是 ①种姓...

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世界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下列属于古代西亚地区文明的是

①种姓制度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基督教

④楔形文字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可知,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据今所知的世界上最古老文字楔形文字;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了两河流域后,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①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文明,印度在南亚次大陆印度河、恒河流域,不属于西亚两河流域文明;③基督教是西方海洋文明,不属于两河流域的文明。所以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埃及的科学文化取得很高的成就,其中属于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是

A. 公历

B. 太阳历

C. 大明历

D. 儒略历

 

查看答案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材料一 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决策,让数亿农民成功解决了温饱;让座座城市神话般崛起;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构想,使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理论,成为引领中华民族前进的光辉旗帜。

——改编自一位伟人纪念堂中的留言

(1)材料一中让中国人民走向富裕的 “伟大决策”是什么?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历程。

(2)中国人“走自己的路”开始于哪一次会议?这是怎样的一条道路?

材料三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邓小平南方视察讲话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邓小平南方视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用一句话概括邓小平同志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材料四  2017年10月18日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习近平同志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改编自新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十九大报告中阐述的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在这次会议上,哪一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5)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的理解。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57年工业生产情况简表

工业生产发展情况

中国

英国

美国

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

18%

4.1%

2.8%

增产400万吨钢所用时间

5年

24年

15年

 

(1)材料一反映了50年代初我国工业发展的特点是什么?这得益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

材料二  这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也就是在这一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确立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根本基础,中国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复兴之路解说词》

(2)材料二中“中国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后出现了一些失误,请试举一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至少两点)

材料三  “文革”时期安徽凤阳一段花鼓词唱道:“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1979年,凤阳县粮食产量比历史上的最高年份增长了99%。老百姓唱道:“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3)材料三中两段唱词反映凤阳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至少两点)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准确把握时代特点,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同一个梦想,走出了一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为把这一梦想变为现实,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多少年艰苦卓绝的斗争?

(2)材料一中第二种梦想实现后,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改变土地所有制后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

材料二  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3)表中数据的变化与哪一事件有关?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三  

(4)上图中的会议上做出了怎样的伟大决策?材料中所说的“现实的马克思主义”是指什么?

材料四  “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讲话

(5)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实现中国梦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根据材料四指出在建党一百周年时要实现什么目标?在建国一百周年时要实现什么目标?

 

查看答案

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C.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 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