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根据世界古文明的法制发...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根据世界古文明的法制发展情况,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中的黑色石柱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以象征君权神授,王权不可侵犯。

(1)根据材料一可以看出石柱上端体现的法制精神是什么?

材料二  见图中黑色石柱上的文字,正文共282条,刻在圆柱上共52栏4000行,约8000字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2)从材料二中可以知道刻画《汉谟拉比法典》的文字是什么?有何历史价值?

材料三  汉谟拉比去世后,其法典不仅没有被遗忘,而且被广泛传抄。迄今为止,《汉谟拉比法典》的抄本已达到53个,以后犹太律法中的血亲复仇和同态复仇等刑罚很可能就是受到《汉穆拉比法典》的影响。《汉谟拉比法典》不仅被后起的古代西亚国家如赫梯、亚述、新巴比伦等国家继续适用,而且还通过希伯来法对西方法律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中世纪天主教教会法中的某些立法思想和原则便渊源于该法典。

(3)从材料三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材料四 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该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4)材料四是对哪部法律的描述?该法律有何历史地位?

材料五  拜占庭的法律属于罗马法系统。罗马法的完善是在查士丁尼一世时期。他登基后的第二年,便委托一个专门委员会进行整理、编纂帝国的法律大全,他在世时,共完成四部法律汇编。他保留了罗马法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性成果,对人们的行为作出法律规范为复杂的社会矛盾的调节提供了法律手段。对后世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制定起到了蓝本作用。

(5)材料五中所说的“罗马法系统”,举出其中的两部相关法典。

(6)“在早期罗马社会,罗马法规定,偶尔但必须的商品流转时,证人必须到场,并且以严格而繁琐的程序来体现交易双方的意愿。这样交易的一方想赖账时,另一方可诉至法院,并且带证人出庭。”下面对这段材料的理解正确的在后面括号里画“正确”,错误的画“错误”

①罗马法的规定保证了商品交易的公平公正(      )     

②罗马法的规定保证了商品交易的效率及安全(       )

③罗马法促进商品交易的方式模式单一 (     )          

④罗马法促进商品交易的品种内容一致(     )

(7)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上述法典在本质上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1)君权神授,王权不可侵犯 (2)楔形文字 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 伦社会。 (3)《汉谟拉比法典》对后世的法律、法制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4)《十二铜表法》 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5)《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等 (6)①(正确) ②( 错误) ③罗马法促进商品交易的方式模式单一 (错误) ④4罗马法促进商品交易的品种内容一致(错误) (7)维护奴隶制 【解析】 (1)根据材料一“以象征君权神授,王权不可侵犯”可得,石柱上端体现的法制精神是君权神授,王权不可侵犯。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图片的文字说明“以楔形文字写成的汉谟拉比法典”可知,刻画《汉谟拉比法典》的文字是楔形文字。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可知,历史价值是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3)根据材料三“《汉谟拉比法典》不仅被后起的古代西亚国家如赫梯、亚述、新巴比伦等国家继续适用,而且还通过希伯来法对西方法律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可知,《汉谟拉比法典》对后世的法律、法制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4)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四“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写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因此材料四是对《十二铜表法》的描述。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开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5)根据材料五“罗马法的完善是在查士丁尼一世时期”、“他在世时,共完成四部法律汇编”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528年,查士丁尼组织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先后编成了《查士丁尼法典》、《法学编纂》、《法理概要》等法律。因此材料五中所说的“罗马法系统”相关的法律主要有《查士丁尼法典》、《法学编纂》等。 (6)①根据题干“偶尔但必须的商品流转时,证人必须到场,并且以严格而繁琐的程序来体现交易双方的意愿”可知,罗马法的规定保证了商品交易的公平公正,因此本题说法正确;②根据题干“以严格而繁琐的程序”可知,罗马法以严苛而繁杂的程序来体现双方的意愿,因此忽视了商品交易的效率,因此本题说法错误;③材料对于商品交易的方式模式没有涉及,因此本题说法错误;④材料对于商品交易的品种没有涉及,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十二铜表法》的实质是维护贵族奴隶主阶级的利益、《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维护罗马统治者的利益,所以上述法典在本质上的共同之处是维护奴隶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表格中,历史现象与原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历史现象

原因

A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一度达到全盛

查理·马特改革

B

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C

阿拉伯数字传遍了全世界

《马可·波罗行纪》

D

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拜占廷帝国灭亡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它们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各自都形成了严格的宗教教规,以下对宗教活动的描述符合教规的是(    )

A. 基督教徒在教堂里诵读《古兰经》    B. 伊斯兰教徒在寺庙里拜佛

C. 佛寺中供奉着释迦牟尼的塑像    D. 伊斯兰教的清真寺里供奉着耶稣像

 

查看答案

近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相比,其最重要、最本质的区别是(  )

A. 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B. 国家权利取代贵族特权

C. 公民取代臣民    D. 科学技术取代迷信愚昧

 

查看答案

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      )

A. 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 从封闭走向开放

C. 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D. 从分散走向整体

 

查看答案

646年,日本的大化改新使日本(  )

A. 从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B. 从奴隶制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C. 从奴隶制国家转变为封建国家    D. 从封建国家转变为奴隶制国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