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经考古资料证明,我国早在约9000——7000年前就种植粟的地区是 A. 黄河流...

经考古资料证明,我国早在约9000——7000年前就种植粟的地区是

A. 黄河流域

B. 长江流域

C. 黑龙江流域

D. 松花江流域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约6000年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房子,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种植粟。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物最丰富的遗址之一。这些遗骨和遗物出现在

A. 170万年前—120万年前

B. 150万年前-80万年前

C. 120万年前-50万年前

D. 70万年前-20万年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

材料三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材料一所示的三位思想家分别属于哪家学派?阐述人与自然“和谐”的是哪一派?

(2)概括材料二中韩非的思想主张。他属于哪派思想?战国时期,采用该派思想进行改革并取得重大效果的是哪一次变法改革?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百家争鸣出现的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这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变法法令:“一、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二、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三、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四、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五、建立县制,全国划分为31个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议论纷纷。不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

(1)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的哪个诸侯国?

(2)如果你是人群中的旧贵族,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一条措施最为不满?理由是什么?

(3)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查看答案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的“诸侯”是通过什么制度产生的?西周为什么要实行这种制度?

(2)图二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基本情况,这一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是谁?

(3)图三中与“周天子”并立的七个诸侯国在历史上称为什么?到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诸侯国是哪个?

(4)从图一到图三,诸侯对天子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查看答案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是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这种简单的生产工具,再加上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当时北京人过着怎样的生活?

(2)图二所示“钻孔石斧”主要反映了我国半坡居民的生产工具,他们生活在哪一大河流域?他们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

(3)图三是“铁制农具”。那么铁制工具何时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有什么重要影响?

(4)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再到铁制工具,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