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胡锦涛说:“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胡锦涛说:“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中国革命史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个伟大的事件”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二   江西民谣:“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力量大,革命一定会成功!”

(2)根据材料二指出“朱德来会毛泽东”发生在什么地方?中国共产党在此开辟革命根据地,开始哪一正确革命道路的探索?

材料三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3)根据材料三中判断“战略转移” 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战略转移”的胜利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1)南昌起义 (2)①井冈山;②开辟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3)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②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解析】 (1)根据材料一“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2)根据材料二“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力量大,革命一定会成功!”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朱德、陈毅知道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后,1928年4月,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辟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3)根据材料三“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33年10月,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了第五次围剿,由于博古、李德等的错误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毛泽东《七律·长征》

(1)毛泽东作出材料一中这样论述的实践基础是什么?之前,他在湘赣边界领导了哪一次武装起义?  

(2)材料二中红军“远征”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如下图所示

(3)上图会议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有什么重要意义?

(4)红军长征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你认为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查看答案

(题文)从1927年起的十年,中国革命道路极为艰难曲折。下列相关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南昌起义    ②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③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④遵义会议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②④①③    D. ①④③②

 

查看答案

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

A. 遵义会议的召开    B.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C. 三大主力会师    D. 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查看答案

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某校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下列可入选的台词或剧情是(  )

甲:红军长征的过程中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乙: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爬雪山,过草地,挥师北上

丙: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丁:长征胜利后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A. 乙、丁    B. 甲、丙    C. 乙、丙    D. 丙、丁

 

查看答案

毛泽东曾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形容中国革命的发展,“星星之火”最早指

A. 南昌起义    B. 红军长征的胜利

C. 秋收起义    D.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